600000浦發銀行資產重組最新消息
≈≈浦發銀行600000≈≈(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會報告對整體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三、可能面對的風險
從國際環境看,受新冠肺炎病毒變異等影響,部分國家和地區疫情可能有
所反復,全球經濟復蘇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外部環境嚴峻復雜。從國內經濟形勢看,
上半年國民經濟復蘇態勢良好,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但下半年出口增長動力下降,
消費復蘇難達預期,國內經濟持續增長仍面臨較大壓力。
從金融運行方面看,發達經濟體實施的低利率和寬松貨幣政策將在未來一
段時期持續,這將增加資產泡沫和投機風險,影響全球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國內金融
供給側改革持續深化,金融監管環境持續趨嚴,商業銀行在全面風險管理、綠色金融
、房地產金融等領域面臨更加審慎的監管要求。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及監管要求對商
業銀行資產負債
配置策略及流動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金融業持續擴大開放、利率市
場化和金融脫媒不斷深化、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市場競爭壓力
與日俱增,對商業銀行加快轉變經營模式,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2020年年度
●董事會報告對整體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公司總體經營情況及競爭優勢分析
公司總體經營情況
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疫情的沖擊,本集團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與監管
要求,全面服務好“六穩”“六保”工作,把握“雙循環”發展格局的新變化、新趨
勢,圍繞公司三年行動計劃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實施客戶體驗和數字科技雙
輪驅動,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積極服務實體經濟,加大風險成本計提,夯實穩健發
展的基礎,經營工作取得較好進展。
資產負債均衡發展報告期末,本集團資產總額為79,502.18億元,比上年末
增加9,442.89億元,增長13.48%;其中,本外幣貸款總額為45,339.73億元,比上年
末增加5,080.72億元,增長12.62%。本集團負債總額73,044.01億元,增長13.34%;
其中,本外幣存款總額為40,764.8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486.31億元,增長12.37%
。
營業收入穩步增長報告期內本集團保持營業收入穩步增長,集團口徑實現
營業收入1,963.84億元,比上年增加56.96億元,同比增長2.99%;實現利潤總額666.
82億元;稅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3.25億元。2020年,平均總資產收益率(
ROA)為0.79%;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為10.81%。成本收入比率為23.78%,
比上年上升1.20個百分點。
業務結構持續優化報告期內,本集團多措并舉,調結構、穩增長成效顯著
;三大業務板塊營收占比持續優化,零售業務貢獻繼續保持領先;集團實現利息凈收
入1,385.81億元;非利息凈收入578.03億元,同比增長25.21%。
資產質量持續向好報告期內,本集團信貸業務運行平穩,新發生不良趨緩
,風險處置有序,年末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資產質量趨勢向好,截至報告期末,
按五級分類口徑統計,本集團后三類不良貸款余額為784.61億元,比上年末減少34.2
0億元,不良貸款率1.73%,較上年末下降0.30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的準備金覆蓋率達
152.77%,比上年末上升17.83個百分點。
穩步推進集團化、國際化經營報告期內,本集團主要投資企業合計實現營
收117.64億元,凈利潤34.73億元,覆蓋信托、金融租賃、基金、村鎮銀行、科技銀
行、境外投資銀行、貨幣經紀等。境外分行資產規模突破2000億元,其中香港分行市
場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新加坡分行持續打造大宗商品服務特色,倫敦分行有效助力全
行跨歐亞、跨時區經營。
二、公司主要業務情況
1、公司金融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深化客戶經營,著力服務實體經濟,為客
戶提供商業信貸、交易銀行、投資銀行、電子銀行、跨境業務、離岸業務等全方位金
融服務;持續推進數字生態經營工作,強化金融創新,主要經營指標企穩回升,報告
期內實現對公營業凈收入618.94億元。客戶分層分類經營持續深化,不斷夯實客戶基
礎,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客戶數達到167.99萬戶,較上年末增加13.01萬戶。
戰略客戶經營業務總行戰略客戶:截至報告期末,總行戰略客戶人民幣對
公貸款余額4,974億元;人民幣對公存款余額7,001億元。低成本存款日均4,143億元
。
分行戰略客戶:截至報告期末,分行戰略客戶人民幣對公存款日均3,128億
元,其中低成本存款日均2,364億元。人民幣對公貸款余額2,970億元,其中中長期貸
款余額1,897億元。
對公存貸款業務公司進一步優化信貸客戶結構,大力支持傳統優勢產業、
升級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綠色產業,嚴控“兩高一剩”行業的資金投
放。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對公存款總額31,037.9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227.69億元
,增長11.61%;對公貸款總額(含票據貼現)26,620.6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740.6
7億元,增長16.35%。
投資銀行業務報告期內,公司主承銷債券1,534單,主承銷金額7,375億元
,其中債務融資工具5,445億元。金融債47單,金額445.29億元;境外債162只,金額
367.03億元。支持國家疫情防控,落地疫情防控債券45單、公司份額206.95億元,其
中20華發(疫情防控債)SCP003為全國首單疫情防控債。助力國家重大戰略,落地全
國首單國企混改專項中票(20久事MTN001)、全國首單長三角科創企業集合短融(20
長三角科創集合CP001)。踐行普惠金融,創設并發行全國首批、公司首單標準化票
據“浦發浦票盈2020年度第一期標準化票據”創設多單風險緩釋工具。
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服務國家戰略,加強對制造業、綠色金融等實體經濟
信貸支持,落實金融企業社會責任。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01
2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綠色信貸余額為2,628億元,銀團貸款余額2349.97億元
。
交易銀行業務緊緊圍繞全行核心任務,服務公司全量客戶,推動公司數字
化經營轉型。交易銀行迅速響應,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搭“雙循環”快車,國際國內
貿易融資逆勢增長;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數字化服務升級;服務實體經濟,普惠
金融、科技金融行業領先;精耕細作,豐富交易銀行服務品牌。報告期內,公司跨境
人民幣收付業務量突破5700億元,同比增長54.27%;電子渠道交易量58.11萬億元,
公司業務離柜率突破99%,網點對公業務自助分流率突破90%;公司支付結算活躍客戶
數突破12萬戶,同比凈增2萬戶。截至報告期末,在岸外幣投放余額為66.88億美元;
供應鏈核心客戶達628戶;上下游供應鏈客戶數達12344戶;其中汽車金融上下游客戶
數達1871戶。
普惠金融報告期內,面對新冠疫情對小微企業造成的重大影響,公司迅速
行動,主動作為,出臺一系列措施,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普惠
金融服務:2020年末公司普惠兩增口徑貸款余額2,709.58億元,較年初凈增668.69元
,增幅32.76%;兩增口徑小微貸款戶數18.75萬戶,較年初凈增3.75萬戶。當年普惠
兩增口徑累放利率4.78%,較2019年下降0.73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完善普惠金融體制機制建設,充分研究小微企業經營
風險特征及風險管理差異,單列信貸計劃和風險限額、制定差異化的行業投向政策等
,同時通過加大FTP補貼力度、強化考核激勵、規范小微企業收費、優化普惠金融盡
職免責制度、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等多項舉措,鼓勵普惠貸款投放,賦能普惠業務
提質增效,助力實體經濟持續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繼續深化普惠金融數字化經營模式轉型,堅持批量化獲客
、標準化經營、數字化支撐、智能化風控,實現小企業融資業務的線上流程再造。一
是加強小微移動金融服務,優化手機銀行小微服務專區,陸續迭代支付結算、額度試
算、預約開戶、還款試算等功能;二是搭建集合浦慧APP、個貸小程序、房抵快貸H5
等個人經營性貸款品種的線上服務平臺,升級個人經營性貸款客戶的數字化服務模式
;三是實現線上融資品種全覆蓋,推出包括:在線保理、在線福費廷、銀稅貸、在線
貼現、“宅抵速貸”等各類標準化小微在線產品,滿足客戶多層次多場景的融資需求
;四是深化金融科技創新技術的行業應用,以區塊鏈技術應用切入各行業開展深度服
務,并不斷升級服務方案;五是與多家優質核心企業或供應鏈平臺合作開展在線供應
鏈融資業務,高效、便捷地解決核心企業上下游供應鏈中小微客戶的融資需求。
國際業務平臺穩步推進國際化經營發展,依托海外分行、自貿區分行、離
岸打造完善境內外一體化的國際業務平臺,積極對接國家對外開放重大戰略,致力于
為“走出去”中資企業、“一帶一路”建設、自貿區建設提供配套金融服務。
報告期內,國際業務平臺(含離岸、自貿區分行和海外分行)緊抓市場機
遇,聚焦核心客戶經營,加快業務結構優化,推動各項國際業務取得較好發展。截至
報告期末,國際業務平臺資產合計3,496.83億元人民幣。報告期內,累計實現營業收
入38.48億元人民幣。
2、零售銀行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全景銀行為指引,強化數字化經營,提
高客戶體驗;瞄準重點業務、短板業務,深挖市場潛力,持續深化客戶服務、產品創
新、風控體系、管理機制、渠道體系的數字化水平,數字賦能成效顯著,營業凈收入
提升至733億元,繼續保持第一收入貢獻。零售存款突破9000億元大關,零售貸款1.7
8萬億元,個人金融資產余額(含市值)達到3.13萬億元,總體實力鞏固提升。在推
動業務增長的同時,堅持“零售四極驅動”再升級,夯實零售客戶分層經營基礎,不
斷提升零售可持續增長動力。
零售客戶及管理客戶總資產報告期內,公司行運用數字化提升客戶經營能
力,優化客戶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和獲得感。聚焦全景銀行探索客戶經營模式,布
局發展“浦惠到家”平臺,注冊用戶數從年初的188萬戶快速達到1100萬戶;深耕出
行、生活、居住、教育、文旅等領域,加大金融服務向客戶場景的延伸,提供特色化
優質金融服務;強化公私聯動,全力開拓代發業務,代發金額同比增幅27%,保持較
好增長水平。加強消保和個人客戶信息保護工作,不斷健全消保工作制度體系,構建
客戶體驗監測平臺,優化服務質量監測體系。截至報告期末,零售客戶數(含借記卡
和信用卡客戶)突破1.18億戶,管理個人金融資產余額(含市值)達到3.13萬億元,
保持穩步增長;個人存款余額達到9,390億元。
財富管理業務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夯實經營發展基礎
,為客戶提供專業財富管理服務。聚焦頭部企業開展合作,強化集團協同,加大產品
創設力度和銷售模式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加強市場預判,及時調整產品策略,推
動基金、保險、信托等代銷業務銷售不斷上臺階。試點推出虛擬營業廳,通過多點視
頻、場景互動、體驗友好、全程雙錄等模式,為一線隊伍提供標準化客戶觸達手段;
推出智慧營銷助手,幫助理財經理向客戶提供更為精準和有效的財富管理服務。
報告期內,公司個人理財產品余額9,928.06億元,新凈值型理財產品余額
在個人理財中的占比提升30個百分點,取得明顯進展;基金實現較快增長,基金保有
規模同比增幅220%,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財富管理收入達到70.7億元。零售信貸業
務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豐富零售信貸產品體系,加強數字化風控能力建設,優化業務
經營體制機制。截至報告期末,個人貸款總額17,767.94億元,其中住房按揭貸款8,4
19.67億元。創新推出全數據驅動、全流程在線、全自主風控的信用類普惠貸款產品
“浦慧稅貸”,小額全線上消費貸款“浦發發唄”,集看房、買房、貸款、生活為一
體的場景生活化APP“甜橘APP”,同時實現還款變更、結清證明等八項貸后服務的7*
24小時全線上辦理。疫情期間,公司針對重點產品提供貸款利率優惠,開通調整還款
計劃綠色通道,合理設置還款寬限期,幫扶小微企業渡過難關,與廣大客戶共克時艱
。
借記卡及支付結算業務報告期內,公司與500余家合作伙伴打造聯名卡及主
題卡,推出線上定制卡號和卡面服務、優化線上領卡郵寄服務,并成為首批手機號碼
支付、刷臉支付、OPPO PAY、VIVO PAY支付合作推廣銀行,豐富用戶無卡支付體驗。
報告期內公司新發借記卡891.29萬張;截至報告期末累計卡量7529.60萬張。收單業
務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通過API、智能終端、公眾號、小程序、A
PP等線上線下渠道服務各行業銷售收款需求,服務便民繳費、交通運輸、零售、衛生
、教育等行業數字化轉型,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易用的支付體驗。
信用卡業務報告期內,公司信用卡業務各項指標保持穩健增長,風險平穩
可控。截至報告期末,流通卡數4,372.22萬張,流通戶數3,157.40萬戶;信用卡透支
余額3,721.17億元。報告期內,信用卡交易額21,792.25億元,信用卡業務總收入449
.89億元。
報告期內,信用卡中心積極踐行“全景銀行”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客戶體
驗與科技賦能“雙輪”驅動要求,大力推進開放生態建設。通過API、小程序等方式
促進生態場景服務能力與合作伙伴場景服務能力雙向融合,初步構建了開放合作、場
景驅動、協同聯動的多元場景金融生態。同時,在深化數據賦能方面,充分利用大數
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持續升級風控體系與客戶經營體系,打造了業務
、數據、技術深度融合的智能決策中樞系統,經營管理量化決策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科技創新驅動方面,推進信用卡智能機器人系統群建設、流程機器人應用場景拓
展等系列工作落地,努力探索科技驅動業務的著力點。其中自主研發的智能催收機器
人,帶動催收業務成效正向增長,榮獲上海市“金融創新成果提名獎”。客戶體驗方
面,將客戶體驗延展至客戶用卡生命周期,以客戶用卡生命周期的業務旅程為橫坐標
,接觸渠道為縱坐標,繪制客戶體驗旅程的全景視圖。同時,從客戶視角出發,制定
各旅程客戶觸點體驗指標及標準,完成客戶體驗監測體系搭建,開展評估并持續優化
,形成常態化體驗閉環監測,持續提升客戶滿意度,榮獲中國銀聯2020年跨行服務座
談會“客戶服務突出貢獻獎”。
私人銀行業務報告期內,公司私人銀行堅持“價值永續”的核心定位,秉
承“傳承的不只是財富”的品牌使命,依托浦發銀行在公司業務和零售業務領域的市
場領先優勢,整合集團優勢,創建融資一體化,境內外一體化,公私一體化聯動服務
模式,加快完善高凈值客戶經營體系,打造以高凈值個人客戶及其家族、家業為服務
對象、全面呵護客戶家族財富管理和企業持續經營的“管家式”私人銀行服務體系。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的私人銀行客戶規模近2.4萬戶,管理私人銀行客戶金融資產近4
700億元。
3、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主動順應監管要求,強化客戶經營,加大產品和業務創新力度
,擴大業務規模,優化業務結構,緊抓市場機遇,不斷增強金融市場業務運作水平和
投資交易能力,提升經營效益、強化風險管控。截至報告期末,公司主動運作資金類
資產規模2.12萬億元。報告期內,實現金融市場業務營業凈收入408.73億元。
投資交易業務同業業務方面,公司搶抓市場窗口,推動業務穩健開展,資
產證券化投資規模穩步增長。債券交易方面,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波動,擇機調整債券
策略,緊抓市場創新機遇,獲取超額收益。票據業務方面,持續推動業務創新,提高
數字化建設,加快業務轉型。代客代理業務方面,強化“浦銀避險”品牌建設,發布
2020年“浦銀避險”市場展望藍皮書,向市場傳遞專業判斷和策略建議,升級代客代
理業務服務。同時,公司有效把握利率、匯率、貴金屬及大宗商品市場機遇,積極發
揮專業能力和市場領先優勢,積極布局利率衍生業務、外匯結構性產品、外匯E聯盟
、商品E聯盟、利率E聯盟、浦銀通等一批極具競爭力產品,接連落地眾多創新業務。
金融機構業務報告期內,公司圍繞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堅持客戶經
營、產品經營雙輪驅動策略,持續夯實“授信網、資金網、代理網”基礎,做強“銷
售網、數字網”架構,持續提升對客戶的服務能力和經營效能。截至報告期末,合作
目標客戶數累計突破3000家,主要行業客戶滿意度持續位居高位。要素市場經營特色
進一步鞏固。各類中資金融機構授信客戶452家,授信結構進一步優化。“e同行”同
業線上平臺服務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平臺累計客戶數突破2000戶。“外灘十二號”
同業交流平臺體系不斷完善,創設線上直播活動模式,全年開展活動近50場,品牌影
響力不斷擴大。
資產管理業務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豐富符合資管新規產品體系,保障產品
供給,以客戶為中心,全力服務公司客戶,滿足不同客戶需求;加大標準化資產配置
力度,適當把握非標投資;多措并舉化解存量業務風險資產,加強風險防控;確定理
財存量整改計劃,順利完成階段性目標;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加速推進子公司開業準
備工作,持續推動資管業務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取得良好成效。截至報告期末,理財
產品規模1.25萬億元,報告期內實現中間業務收入86億元。
資產托管業務報告期內,公司著力于資產托管業務持續穩健發展,一是推
進結構轉型,大力發展估值類業務,在多個產品重點領域取得良好發展業績;二是堅
持全面風控,運用數字化風控手段,提高風控效率和精準度;三是打造集約化運營,
成為行業內首家運營全部總行集中的托管銀行。截至報告期末,資產托管業務規模13
.80萬億元,實現托管費收入30.36億元。
4、渠道與服務網點建設
報告期內,公司新設機構94家,其中,同城支行68家,同時通過提高金融科技
服務覆蓋能力,終止營業機構60家。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在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
新加坡、倫敦開設了41家一級分行,共1640個分支機構。
電子銀行報告期內,公司強化AI創新賦能,以客戶體驗優先,重塑業務流
程,提升線上線下用戶體驗與服務效率,全力推進全景銀行建設。在線上,持續升級
手機銀行智能APP,全新打造關愛版、極簡版服務體系,上線數字員工智能導購服務
,提升財富投資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服務體驗;打造廳堂智慧大腦,促進傳統被
動式應答服務向主動式精準服務升級,提升網點服務效能。探索數字化“小浦新店”
服務中小企業結算服務,帶動零售獲客,提升網點智能化服務體驗;在遠程,打造智
能客服,實現全國首家智能語音服務電話銀行全覆蓋,創新加載“小浦E懂”富媒體
觸達遠程服務,“智能小浦”AI服務保持業內領先水準;組建專屬營銷團隊,加強智
能外呼應用,整合業內最先進的語音識別與語義理解能力,智能外呼能力行業領先;
提升外呼產能,拓展智能催收、銀企對賬、批量開戶核實、反洗錢盡職調查、AMA自
動外呼營銷等新場景,支撐全行外呼業務。同時,探索圖數據、生物識別、區塊鏈等
先進金融科技融合創新應用,持續提升智能風控能力,保障零售業務高質量健康發展
。
截至報告期末,個人網銀客戶3,690.97萬戶,報告期內交易筆數1.03億筆
,交易金額5.49萬億元;個人手機銀行客戶4,982.33萬戶,報告期內交易筆數14.87
億筆,交易金額11.41萬億元;互聯網支付綁卡個人客戶4,382.69萬戶,較上年末增
長14.46%,報告期內交易筆數29.04億筆,交易金額1.59萬億元;現金類自助設備保
有量4,902臺,各類自助網點2,924個;電子渠道交易替代率99.4%。
運營支撐報告期內,公司堅持以著眼于“高效、直達、智能、共享”,全
面推進“智慧運營+”體系建設。一是跨前聯動,支持業務高質量發展。助力公司、
零售、金融市場板塊的重點業務落地;全面重構代發、批量開戶流程,提供不同類型
企業端到端解決方案;推出“留學匯款”、“跨境代發”等個人匯款拳頭產品,簡化
客戶操作、為駐外中資機構員工提供便利化收結匯服務。二是主動站位,攜手共渡抗
疫難關。構建全行共享作業池,全行運營作業統一調度,跨地域協同無縫銜接,保證
抗疫支付、融資等業務及時落地;根據境內外分行所在地疫情制訂保障方案,確保全
行業務不中斷。
應用無接觸遠程開戶,開辟批量代發和批量開戶業務抗疫應急通道。三是
技術引入,提升作業智能程度。在常規業務操作中引入RPA、OCR、機器人外呼,替代
簡單重復的人工作業;通過NLP、知識圖譜等人工智能,將專業知識固化為系統智慧
。四是夯實基礎,降低運營風險隱患。構建內部賬管理平臺,梳理并規范記賬業務場
景及審核流程;建立賬戶大數據評價體系,流程中新增聯網核查、名單掃描等管理功
能,確保公司涉案賬戶在同業中保持較低水平。五是做強自身,打造高質量人才隊伍
。持續推進“三才隊伍”建設,持續開展運營坐銷,助力全行重點產品營銷,提升運
營人員價值貢獻。組織開展業務技術比賽運營項目,為全行培養一批運營工匠。加強
運營服務,全年共有45個網點入圍中銀協“千佳網點”。
三、未來發展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啟動之年,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嚴峻,我們將繼
續前瞻精準把握政策,動態調整應對策略,圍繞“做強特色、補齊短板、夯實基礎、
挑戰極限”的經營主線,全面推進數字化建設,牢牢把握新發展格局下科技創新、經
濟轉型的歷史機遇,從資源依賴性銀行轉變為能力經營型銀行,在服務國家大局中努
力率先突破,勇奪先機。
聚焦國家戰略,提升“大金融”服務能力
我們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己任,聚焦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
灣區建設,強化信貸資源和綜合金融服務支持,助力國家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
濟體系優化升級。我們將依托集團擁有的信托、基金、境外投行、金融租賃、科技銀
行、貨幣經紀等多牌照優勢,加大集團協同,持續提升綜合化金融服務能力。我們要
全面打響“長三角自己的銀行”品牌,依靠我們的網點覆蓋度和服務能力在股份制銀
行中處于領先地位,將以舍我其誰的勇氣,加快把主場優勢轉變為“一騎絕塵”的市
場領先優勢,在推動浦發銀行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全面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邁上新
臺階。
聚焦財富管理,提升“大資管”服務能力
我們致力于打造客戶“財富管理首選銀行”,以“智能、專業、匠心”為支點
,構建集需求洞察、投研規劃、交互陪伴于一體的智能財富管理體系。通過加強市場
預判,匯聚頭部機構,發揮集團優勢,挖掘優質產品,為客戶提供全景、無縫、定制
的專業財富管理服務,實現大類資產配置合理規劃。在資管行業進入競爭、創新、混
業經營的全新階段,我們通過在大資管業務領域前瞻布局,有效整合集團各類牌照,
構建了“大資管”業務體系。資產管理規模在同業排名前列,理財業務中間收入位列
市場第一梯隊。我們持續深化要素市場客群經營,FICC業務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多項
交易規模保持市場第一;同時,持續提升“浦銀避險”品牌價值,為實體經濟客戶提
供特色增值服務。打造智慧資產托管服務體系,保持國內資產托管業務資質最全、產
品線最豐富的商業銀行領先地位。
聚焦特色業務,提升“大投行”服務能力
我們將充分發揮“泛投行”思維,積極整合股債貸各類資源、橫跨多個市場、
連通各類機構的功能。在做好并購融資、債券承銷、銀團貸款等業務的同時,積極打
造優秀的直投能力,以金融服務為紐帶伴隨企業成長。我們將繼續鞏固科創金融優勢
,在與超過70%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建立合作的基礎上,形成“科創板上市就找浦發”
的最強品牌,并運用“股權投資+金融科技”,更大程度實現與上市企業共同發展。
作為唯一一家連續十次入選上海自貿區創新案例評選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我們將持續
向全國輸出領先的自貿金融服務方案,進一步服務好各地先進制造業、前沿產業、現
代服務業等高價值客群。我們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
戰略,重點深耕綠色智造、綠色城鎮化、綠色能源、碳金融等領域,重點加強長三角
和長江經濟帶的綠色融資服務,支持中國低碳經濟和綠色產業發展,以商業行為、市
場機制支持節能、環保綠色產業,打造低碳銀行。
聚焦開放銀行,提升“大生態”服務能力
隨著產業互聯網的加速發展,銀行的經營模式必然要升級到生態化階段,融入
產業鏈、城市治理等各個層面,實現生態共生式發展。作為行業內率先提出“開放銀
行”理念的先行者,我們不斷拓展數字化創新生態。根據零售、企業、政府三大客群
特點,拓展APP+API的平臺模式,延伸服務邊界、把握流量入口、深度經營客戶。我
們將進一步打造產業金融服務平臺、社會服務數字化平臺,提供金融科技裝備庫、行
業解決方案庫,以新模式助力企業與機構客戶實現新發展。我們將加快完善浦惠到家
生態經營平臺,加快引進企業、商戶入駐,豐富非金融服務功能,加快拓展各類場景
,提升平臺獲客、活客、留客效能,推動用戶向客戶高效轉化。
四、公司核心競爭力分析
2020年,公司圍繞五年發展戰略規劃和“全面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
股份制商業銀行”戰略目標,著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
調,始終抓牢發展第一要務不放松,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
以服務為根本,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行業引領力和全球影響力。特
別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公司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經營發展,保持了經營業
績的穩定增長。
集團擁有銀行、租賃、基金、信托、貨幣經紀、境外投行等多種金融牌照
,具備了為客戶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的能力。通過持續加大集團協同力度,強化全方
位、多層次協同聯動,集團協同質效持續提升。
=========================================================================
免責條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所提供的信息請以中國證監會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體為準,維賽特財經不對因該資料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引致的盈虧承
擔任何責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圍內,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產上的利害關系人與所評價或推薦
的股票沒有利害關系,本機構、本人分析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維賽
特財經不對因據此操作產生的盈虧承擔任何責任。
=========================================================================
★2021年中期
●董事會報告對整體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三、可能面對的風險
從國際環境看,受新冠肺炎病毒變異等影響,部分國家和地區疫情可能有
所反復,全球經濟復蘇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外部環境嚴峻復雜。從國內經濟形勢看,
上半年國民經濟復蘇態勢良好,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但下半年出口增長動力下降,
消費復蘇難達預期,國內經濟持續增長仍面臨較大壓力。
從金融運行方面看,發達經濟體實施的低利率和寬松貨幣政策將在未來一
段時期持續,這將增加資產泡沫和投機風險,影響全球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國內金融
供給側改革持續深化,金融監管環境持續趨嚴,商業銀行在全面風險管理、綠色金融
、房地產金融等領域面臨更加審慎的監管要求。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及監管要求對商
業銀行資產負債
配置策略及流動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金融業持續擴大開放、利率市
場化和金融脫媒不斷深化、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市場競爭壓力
與日俱增,對商業銀行加快轉變經營模式,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2020年年度
●董事會報告對整體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公司總體經營情況及競爭優勢分析
公司總體經營情況
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疫情的沖擊,本集團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與監管
要求,全面服務好“六穩”“六保”工作,把握“雙循環”發展格局的新變化、新趨
勢,圍繞公司三年行動計劃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實施客戶體驗和數字科技雙
輪驅動,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積極服務實體經濟,加大風險成本計提,夯實穩健發
展的基礎,經營工作取得較好進展。
資產負債均衡發展報告期末,本集團資產總額為79,502.18億元,比上年末
增加9,442.89億元,增長13.48%;其中,本外幣貸款總額為45,339.73億元,比上年
末增加5,080.72億元,增長12.62%。本集團負債總額73,044.01億元,增長13.34%;
其中,本外幣存款總額為40,764.8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486.31億元,增長12.37%
。
營業收入穩步增長報告期內本集團保持營業收入穩步增長,集團口徑實現
營業收入1,963.84億元,比上年增加56.96億元,同比增長2.99%;實現利潤總額666.
82億元;稅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3.25億元。2020年,平均總資產收益率(
ROA)為0.79%;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為10.81%。成本收入比率為23.78%,
比上年上升1.20個百分點。
業務結構持續優化報告期內,本集團多措并舉,調結構、穩增長成效顯著
;三大業務板塊營收占比持續優化,零售業務貢獻繼續保持領先;集團實現利息凈收
入1,385.81億元;非利息凈收入578.03億元,同比增長25.21%。
資產質量持續向好報告期內,本集團信貸業務運行平穩,新發生不良趨緩
,風險處置有序,年末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資產質量趨勢向好,截至報告期末,
按五級分類口徑統計,本集團后三類不良貸款余額為784.61億元,比上年末減少34.2
0億元,不良貸款率1.73%,較上年末下降0.30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的準備金覆蓋率達
152.77%,比上年末上升17.83個百分點。
穩步推進集團化、國際化經營報告期內,本集團主要投資企業合計實現營
收117.64億元,凈利潤34.73億元,覆蓋信托、金融租賃、基金、村鎮銀行、科技銀
行、境外投資銀行、貨幣經紀等。境外分行資產規模突破2000億元,其中香港分行市
場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新加坡分行持續打造大宗商品服務特色,倫敦分行有效助力全
行跨歐亞、跨時區經營。
二、公司主要業務情況
1、公司金融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深化客戶經營,著力服務實體經濟,為客
戶提供商業信貸、交易銀行、投資銀行、電子銀行、跨境業務、離岸業務等全方位金
融服務;持續推進數字生態經營工作,強化金融創新,主要經營指標企穩回升,報告
期內實現對公營業凈收入618.94億元。客戶分層分類經營持續深化,不斷夯實客戶基
礎,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客戶數達到167.99萬戶,較上年末增加13.01萬戶。
戰略客戶經營業務總行戰略客戶:截至報告期末,總行戰略客戶人民幣對
公貸款余額4,974億元;人民幣對公存款余額7,001億元。低成本存款日均4,143億元
。
分行戰略客戶:截至報告期末,分行戰略客戶人民幣對公存款日均3,128億
元,其中低成本存款日均2,364億元。人民幣對公貸款余額2,970億元,其中中長期貸
款余額1,897億元。
對公存貸款業務公司進一步優化信貸客戶結構,大力支持傳統優勢產業、
升級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綠色產業,嚴控“兩高一剩”行業的資金投
放。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對公存款總額31,037.9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227.69億元
,增長11.61%;對公貸款總額(含票據貼現)26,620.6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740.6
7億元,增長16.35%。
投資銀行業務報告期內,公司主承銷債券1,534單,主承銷金額7,375億元
,其中債務融資工具5,445億元。金融債47單,金額445.29億元;境外債162只,金額
367.03億元。支持國家疫情防控,落地疫情防控債券45單、公司份額206.95億元,其
中20華發(疫情防控債)SCP003為全國首單疫情防控債。助力國家重大戰略,落地全
國首單國企混改專項中票(20久事MTN001)、全國首單長三角科創企業集合短融(20
長三角科創集合CP001)。踐行普惠金融,創設并發行全國首批、公司首單標準化票
據“浦發浦票盈2020年度第一期標準化票據”創設多單風險緩釋工具。
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服務國家戰略,加強對制造業、綠色金融等實體經濟
信貸支持,落實金融企業社會責任。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01
2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綠色信貸余額為2,628億元,銀團貸款余額2349.97億元
。
交易銀行業務緊緊圍繞全行核心任務,服務公司全量客戶,推動公司數字
化經營轉型。交易銀行迅速響應,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搭“雙循環”快車,國際國內
貿易融資逆勢增長;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數字化服務升級;服務實體經濟,普惠
金融、科技金融行業領先;精耕細作,豐富交易銀行服務品牌。報告期內,公司跨境
人民幣收付業務量突破5700億元,同比增長54.27%;電子渠道交易量58.11萬億元,
公司業務離柜率突破99%,網點對公業務自助分流率突破90%;公司支付結算活躍客戶
數突破12萬戶,同比凈增2萬戶。截至報告期末,在岸外幣投放余額為66.88億美元;
供應鏈核心客戶達628戶;上下游供應鏈客戶數達12344戶;其中汽車金融上下游客戶
數達1871戶。
普惠金融報告期內,面對新冠疫情對小微企業造成的重大影響,公司迅速
行動,主動作為,出臺一系列措施,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普惠
金融服務:2020年末公司普惠兩增口徑貸款余額2,709.58億元,較年初凈增668.69元
,增幅32.76%;兩增口徑小微貸款戶數18.75萬戶,較年初凈增3.75萬戶。當年普惠
兩增口徑累放利率4.78%,較2019年下降0.73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完善普惠金融體制機制建設,充分研究小微企業經營
風險特征及風險管理差異,單列信貸計劃和風險限額、制定差異化的行業投向政策等
,同時通過加大FTP補貼力度、強化考核激勵、規范小微企業收費、優化普惠金融盡
職免責制度、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等多項舉措,鼓勵普惠貸款投放,賦能普惠業務
提質增效,助力實體經濟持續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繼續深化普惠金融數字化經營模式轉型,堅持批量化獲客
、標準化經營、數字化支撐、智能化風控,實現小企業融資業務的線上流程再造。一
是加強小微移動金融服務,優化手機銀行小微服務專區,陸續迭代支付結算、額度試
算、預約開戶、還款試算等功能;二是搭建集合浦慧APP、個貸小程序、房抵快貸H5
等個人經營性貸款品種的線上服務平臺,升級個人經營性貸款客戶的數字化服務模式
;三是實現線上融資品種全覆蓋,推出包括:在線保理、在線福費廷、銀稅貸、在線
貼現、“宅抵速貸”等各類標準化小微在線產品,滿足客戶多層次多場景的融資需求
;四是深化金融科技創新技術的行業應用,以區塊鏈技術應用切入各行業開展深度服
務,并不斷升級服務方案;五是與多家優質核心企業或供應鏈平臺合作開展在線供應
鏈融資業務,高效、便捷地解決核心企業上下游供應鏈中小微客戶的融資需求。
國際業務平臺穩步推進國際化經營發展,依托海外分行、自貿區分行、離
岸打造完善境內外一體化的國際業務平臺,積極對接國家對外開放重大戰略,致力于
為“走出去”中資企業、“一帶一路”建設、自貿區建設提供配套金融服務。
報告期內,國際業務平臺(含離岸、自貿區分行和海外分行)緊抓市場機
遇,聚焦核心客戶經營,加快業務結構優化,推動各項國際業務取得較好發展。截至
報告期末,國際業務平臺資產合計3,496.83億元人民幣。報告期內,累計實現營業收
入38.48億元人民幣。
2、零售銀行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全景銀行為指引,強化數字化經營,提
高客戶體驗;瞄準重點業務、短板業務,深挖市場潛力,持續深化客戶服務、產品創
新、風控體系、管理機制、渠道體系的數字化水平,數字賦能成效顯著,營業凈收入
提升至733億元,繼續保持第一收入貢獻。零售存款突破9000億元大關,零售貸款1.7
8萬億元,個人金融資產余額(含市值)達到3.13萬億元,總體實力鞏固提升。在推
動業務增長的同時,堅持“零售四極驅動”再升級,夯實零售客戶分層經營基礎,不
斷提升零售可持續增長動力。
零售客戶及管理客戶總資產報告期內,公司行運用數字化提升客戶經營能
力,優化客戶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和獲得感。聚焦全景銀行探索客戶經營模式,布
局發展“浦惠到家”平臺,注冊用戶數從年初的188萬戶快速達到1100萬戶;深耕出
行、生活、居住、教育、文旅等領域,加大金融服務向客戶場景的延伸,提供特色化
優質金融服務;強化公私聯動,全力開拓代發業務,代發金額同比增幅27%,保持較
好增長水平。加強消保和個人客戶信息保護工作,不斷健全消保工作制度體系,構建
客戶體驗監測平臺,優化服務質量監測體系。截至報告期末,零售客戶數(含借記卡
和信用卡客戶)突破1.18億戶,管理個人金融資產余額(含市值)達到3.13萬億元,
保持穩步增長;個人存款余額達到9,390億元。
財富管理業務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夯實經營發展基礎
,為客戶提供專業財富管理服務。聚焦頭部企業開展合作,強化集團協同,加大產品
創設力度和銷售模式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加強市場預判,及時調整產品策略,推
動基金、保險、信托等代銷業務銷售不斷上臺階。試點推出虛擬營業廳,通過多點視
頻、場景互動、體驗友好、全程雙錄等模式,為一線隊伍提供標準化客戶觸達手段;
推出智慧營銷助手,幫助理財經理向客戶提供更為精準和有效的財富管理服務。
報告期內,公司個人理財產品余額9,928.06億元,新凈值型理財產品余額
在個人理財中的占比提升30個百分點,取得明顯進展;基金實現較快增長,基金保有
規模同比增幅220%,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財富管理收入達到70.7億元。零售信貸業
務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豐富零售信貸產品體系,加強數字化風控能力建設,優化業務
經營體制機制。截至報告期末,個人貸款總額17,767.94億元,其中住房按揭貸款8,4
19.67億元。創新推出全數據驅動、全流程在線、全自主風控的信用類普惠貸款產品
“浦慧稅貸”,小額全線上消費貸款“浦發發唄”,集看房、買房、貸款、生活為一
體的場景生活化APP“甜橘APP”,同時實現還款變更、結清證明等八項貸后服務的7*
24小時全線上辦理。疫情期間,公司針對重點產品提供貸款利率優惠,開通調整還款
計劃綠色通道,合理設置還款寬限期,幫扶小微企業渡過難關,與廣大客戶共克時艱
。
借記卡及支付結算業務報告期內,公司與500余家合作伙伴打造聯名卡及主
題卡,推出線上定制卡號和卡面服務、優化線上領卡郵寄服務,并成為首批手機號碼
支付、刷臉支付、OPPO PAY、VIVO PAY支付合作推廣銀行,豐富用戶無卡支付體驗。
報告期內公司新發借記卡891.29萬張;截至報告期末累計卡量7529.60萬張。收單業
務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通過API、智能終端、公眾號、小程序、A
PP等線上線下渠道服務各行業銷售收款需求,服務便民繳費、交通運輸、零售、衛生
、教育等行業數字化轉型,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易用的支付體驗。
信用卡業務報告期內,公司信用卡業務各項指標保持穩健增長,風險平穩
可控。截至報告期末,流通卡數4,372.22萬張,流通戶數3,157.40萬戶;信用卡透支
余額3,721.17億元。報告期內,信用卡交易額21,792.25億元,信用卡業務總收入449
.89億元。
報告期內,信用卡中心積極踐行“全景銀行”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客戶體
驗與科技賦能“雙輪”驅動要求,大力推進開放生態建設。通過API、小程序等方式
促進生態場景服務能力與合作伙伴場景服務能力雙向融合,初步構建了開放合作、場
景驅動、協同聯動的多元場景金融生態。同時,在深化數據賦能方面,充分利用大數
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持續升級風控體系與客戶經營體系,打造了業務
、數據、技術深度融合的智能決策中樞系統,經營管理量化決策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科技創新驅動方面,推進信用卡智能機器人系統群建設、流程機器人應用場景拓
展等系列工作落地,努力探索科技驅動業務的著力點。其中自主研發的智能催收機器
人,帶動催收業務成效正向增長,榮獲上海市“金融創新成果提名獎”。客戶體驗方
面,將客戶體驗延展至客戶用卡生命周期,以客戶用卡生命周期的業務旅程為橫坐標
,接觸渠道為縱坐標,繪制客戶體驗旅程的全景視圖。同時,從客戶視角出發,制定
各旅程客戶觸點體驗指標及標準,完成客戶體驗監測體系搭建,開展評估并持續優化
,形成常態化體驗閉環監測,持續提升客戶滿意度,榮獲中國銀聯2020年跨行服務座
談會“客戶服務突出貢獻獎”。
私人銀行業務報告期內,公司私人銀行堅持“價值永續”的核心定位,秉
承“傳承的不只是財富”的品牌使命,依托浦發銀行在公司業務和零售業務領域的市
場領先優勢,整合集團優勢,創建融資一體化,境內外一體化,公私一體化聯動服務
模式,加快完善高凈值客戶經營體系,打造以高凈值個人客戶及其家族、家業為服務
對象、全面呵護客戶家族財富管理和企業持續經營的“管家式”私人銀行服務體系。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的私人銀行客戶規模近2.4萬戶,管理私人銀行客戶金融資產近4
700億元。
3、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主動順應監管要求,強化客戶經營,加大產品和業務創新力度
,擴大業務規模,優化業務結構,緊抓市場機遇,不斷增強金融市場業務運作水平和
投資交易能力,提升經營效益、強化風險管控。截至報告期末,公司主動運作資金類
資產規模2.12萬億元。報告期內,實現金融市場業務營業凈收入408.73億元。
投資交易業務同業業務方面,公司搶抓市場窗口,推動業務穩健開展,資
產證券化投資規模穩步增長。債券交易方面,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波動,擇機調整債券
策略,緊抓市場創新機遇,獲取超額收益。票據業務方面,持續推動業務創新,提高
數字化建設,加快業務轉型。代客代理業務方面,強化“浦銀避險”品牌建設,發布
2020年“浦銀避險”市場展望藍皮書,向市場傳遞專業判斷和策略建議,升級代客代
理業務服務。同時,公司有效把握利率、匯率、貴金屬及大宗商品市場機遇,積極發
揮專業能力和市場領先優勢,積極布局利率衍生業務、外匯結構性產品、外匯E聯盟
、商品E聯盟、利率E聯盟、浦銀通等一批極具競爭力產品,接連落地眾多創新業務。
金融機構業務報告期內,公司圍繞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堅持客戶經
營、產品經營雙輪驅動策略,持續夯實“授信網、資金網、代理網”基礎,做強“銷
售網、數字網”架構,持續提升對客戶的服務能力和經營效能。截至報告期末,合作
目標客戶數累計突破3000家,主要行業客戶滿意度持續位居高位。要素市場經營特色
進一步鞏固。各類中資金融機構授信客戶452家,授信結構進一步優化。“e同行”同
業線上平臺服務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平臺累計客戶數突破2000戶。“外灘十二號”
同業交流平臺體系不斷完善,創設線上直播活動模式,全年開展活動近50場,品牌影
響力不斷擴大。
資產管理業務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豐富符合資管新規產品體系,保障產品
供給,以客戶為中心,全力服務公司客戶,滿足不同客戶需求;加大標準化資產配置
力度,適當把握非標投資;多措并舉化解存量業務風險資產,加強風險防控;確定理
財存量整改計劃,順利完成階段性目標;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加速推進子公司開業準
備工作,持續推動資管業務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取得良好成效。截至報告期末,理財
產品規模1.25萬億元,報告期內實現中間業務收入86億元。
資產托管業務報告期內,公司著力于資產托管業務持續穩健發展,一是推
進結構轉型,大力發展估值類業務,在多個產品重點領域取得良好發展業績;二是堅
持全面風控,運用數字化風控手段,提高風控效率和精準度;三是打造集約化運營,
成為行業內首家運營全部總行集中的托管銀行。截至報告期末,資產托管業務規模13
.80萬億元,實現托管費收入30.36億元。
4、渠道與服務網點建設
報告期內,公司新設機構94家,其中,同城支行68家,同時通過提高金融科技
服務覆蓋能力,終止營業機構60家。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在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
新加坡、倫敦開設了41家一級分行,共1640個分支機構。
電子銀行報告期內,公司強化AI創新賦能,以客戶體驗優先,重塑業務流
程,提升線上線下用戶體驗與服務效率,全力推進全景銀行建設。在線上,持續升級
手機銀行智能APP,全新打造關愛版、極簡版服務體系,上線數字員工智能導購服務
,提升財富投資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服務體驗;打造廳堂智慧大腦,促進傳統被
動式應答服務向主動式精準服務升級,提升網點服務效能。探索數字化“小浦新店”
服務中小企業結算服務,帶動零售獲客,提升網點智能化服務體驗;在遠程,打造智
能客服,實現全國首家智能語音服務電話銀行全覆蓋,創新加載“小浦E懂”富媒體
觸達遠程服務,“智能小浦”AI服務保持業內領先水準;組建專屬營銷團隊,加強智
能外呼應用,整合業內最先進的語音識別與語義理解能力,智能外呼能力行業領先;
提升外呼產能,拓展智能催收、銀企對賬、批量開戶核實、反洗錢盡職調查、AMA自
動外呼營銷等新場景,支撐全行外呼業務。同時,探索圖數據、生物識別、區塊鏈等
先進金融科技融合創新應用,持續提升智能風控能力,保障零售業務高質量健康發展
。
截至報告期末,個人網銀客戶3,690.97萬戶,報告期內交易筆數1.03億筆
,交易金額5.49萬億元;個人手機銀行客戶4,982.33萬戶,報告期內交易筆數14.87
億筆,交易金額11.41萬億元;互聯網支付綁卡個人客戶4,382.69萬戶,較上年末增
長14.46%,報告期內交易筆數29.04億筆,交易金額1.59萬億元;現金類自助設備保
有量4,902臺,各類自助網點2,924個;電子渠道交易替代率99.4%。
運營支撐報告期內,公司堅持以著眼于“高效、直達、智能、共享”,全
面推進“智慧運營+”體系建設。一是跨前聯動,支持業務高質量發展。助力公司、
零售、金融市場板塊的重點業務落地;全面重構代發、批量開戶流程,提供不同類型
企業端到端解決方案;推出“留學匯款”、“跨境代發”等個人匯款拳頭產品,簡化
客戶操作、為駐外中資機構員工提供便利化收結匯服務。二是主動站位,攜手共渡抗
疫難關。構建全行共享作業池,全行運營作業統一調度,跨地域協同無縫銜接,保證
抗疫支付、融資等業務及時落地;根據境內外分行所在地疫情制訂保障方案,確保全
行業務不中斷。
應用無接觸遠程開戶,開辟批量代發和批量開戶業務抗疫應急通道。三是
技術引入,提升作業智能程度。在常規業務操作中引入RPA、OCR、機器人外呼,替代
簡單重復的人工作業;通過NLP、知識圖譜等人工智能,將專業知識固化為系統智慧
。四是夯實基礎,降低運營風險隱患。構建內部賬管理平臺,梳理并規范記賬業務場
景及審核流程;建立賬戶大數據評價體系,流程中新增聯網核查、名單掃描等管理功
能,確保公司涉案賬戶在同業中保持較低水平。五是做強自身,打造高質量人才隊伍
。持續推進“三才隊伍”建設,持續開展運營坐銷,助力全行重點產品營銷,提升運
營人員價值貢獻。組織開展業務技術比賽運營項目,為全行培養一批運營工匠。加強
運營服務,全年共有45個網點入圍中銀協“千佳網點”。
三、未來發展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啟動之年,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嚴峻,我們將繼
續前瞻精準把握政策,動態調整應對策略,圍繞“做強特色、補齊短板、夯實基礎、
挑戰極限”的經營主線,全面推進數字化建設,牢牢把握新發展格局下科技創新、經
濟轉型的歷史機遇,從資源依賴性銀行轉變為能力經營型銀行,在服務國家大局中努
力率先突破,勇奪先機。
聚焦國家戰略,提升“大金融”服務能力
我們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己任,聚焦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
灣區建設,強化信貸資源和綜合金融服務支持,助力國家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
濟體系優化升級。我們將依托集團擁有的信托、基金、境外投行、金融租賃、科技銀
行、貨幣經紀等多牌照優勢,加大集團協同,持續提升綜合化金融服務能力。我們要
全面打響“長三角自己的銀行”品牌,依靠我們的網點覆蓋度和服務能力在股份制銀
行中處于領先地位,將以舍我其誰的勇氣,加快把主場優勢轉變為“一騎絕塵”的市
場領先優勢,在推動浦發銀行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全面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邁上新
臺階。
聚焦財富管理,提升“大資管”服務能力
我們致力于打造客戶“財富管理首選銀行”,以“智能、專業、匠心”為支點
,構建集需求洞察、投研規劃、交互陪伴于一體的智能財富管理體系。通過加強市場
預判,匯聚頭部機構,發揮集團優勢,挖掘優質產品,為客戶提供全景、無縫、定制
的專業財富管理服務,實現大類資產配置合理規劃。在資管行業進入競爭、創新、混
業經營的全新階段,我們通過在大資管業務領域前瞻布局,有效整合集團各類牌照,
構建了“大資管”業務體系。資產管理規模在同業排名前列,理財業務中間收入位列
市場第一梯隊。我們持續深化要素市場客群經營,FICC業務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多項
交易規模保持市場第一;同時,持續提升“浦銀避險”品牌價值,為實體經濟客戶提
供特色增值服務。打造智慧資產托管服務體系,保持國內資產托管業務資質最全、產
品線最豐富的商業銀行領先地位。
聚焦特色業務,提升“大投行”服務能力
我們將充分發揮“泛投行”思維,積極整合股債貸各類資源、橫跨多個市場、
連通各類機構的功能。在做好并購融資、債券承銷、銀團貸款等業務的同時,積極打
造優秀的直投能力,以金融服務為紐帶伴隨企業成長。我們將繼續鞏固科創金融優勢
,在與超過70%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建立合作的基礎上,形成“科創板上市就找浦發”
的最強品牌,并運用“股權投資+金融科技”,更大程度實現與上市企業共同發展。
作為唯一一家連續十次入選上海自貿區創新案例評選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我們將持續
向全國輸出領先的自貿金融服務方案,進一步服務好各地先進制造業、前沿產業、現
代服務業等高價值客群。我們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
戰略,重點深耕綠色智造、綠色城鎮化、綠色能源、碳金融等領域,重點加強長三角
和長江經濟帶的綠色融資服務,支持中國低碳經濟和綠色產業發展,以商業行為、市
場機制支持節能、環保綠色產業,打造低碳銀行。
聚焦開放銀行,提升“大生態”服務能力
隨著產業互聯網的加速發展,銀行的經營模式必然要升級到生態化階段,融入
產業鏈、城市治理等各個層面,實現生態共生式發展。作為行業內率先提出“開放銀
行”理念的先行者,我們不斷拓展數字化創新生態。根據零售、企業、政府三大客群
特點,拓展APP+API的平臺模式,延伸服務邊界、把握流量入口、深度經營客戶。我
們將進一步打造產業金融服務平臺、社會服務數字化平臺,提供金融科技裝備庫、行
業解決方案庫,以新模式助力企業與機構客戶實現新發展。我們將加快完善浦惠到家
生態經營平臺,加快引進企業、商戶入駐,豐富非金融服務功能,加快拓展各類場景
,提升平臺獲客、活客、留客效能,推動用戶向客戶高效轉化。
四、公司核心競爭力分析
2020年,公司圍繞五年發展戰略規劃和“全面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
股份制商業銀行”戰略目標,著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
調,始終抓牢發展第一要務不放松,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
以服務為根本,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行業引領力和全球影響力。特
別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公司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經營發展,保持了經營業
績的穩定增長。
集團擁有銀行、租賃、基金、信托、貨幣經紀、境外投行等多種金融牌照
,具備了為客戶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的能力。通過持續加大集團協同力度,強化全方
位、多層次協同聯動,集團協同質效持續提升。
=========================================================================
免責條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所提供的信息請以中國證監會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體為準,維賽特財經不對因該資料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引致的盈虧承
擔任何責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圍內,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產上的利害關系人與所評價或推薦
的股票沒有利害關系,本機構、本人分析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維賽
特財經不對因據此操作產生的盈虧承擔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