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建設銀行股票價格分析
日期: 2022-03-28 18:59:39 來源:互聯網
歷史上,在2010年至2014年,港股建設銀行股票如何去投資?長達四年多的時間里,H股銀行股曾大幅溢價于A股銀行股。港股建設銀行股直到2014年底起的A股大牛市,港股建設銀行股才讓A股開始反超溢價于H股,并保持著這種估值領先。
在《投資中最簡單的事》一書中,港股建設銀行股作者還曾問“H股會一直溢價下去嗎?”。這里有兩點啟示:一是投資要有全球觀、港股建設銀行股歷史觀,這樣方能穿越眼前的迷霧,進入更加宏大的視野;二是要多看舊書、舊報紙、老數據,前人在不同歷史背景下的不同觀點,會啟迪我們的思考。話說回來,港股建設銀行股價值投資支柱思想,就是買股票就是買企業,在港股建設銀行股市場價格低于內在價值時買入企業股權。理論上來說,扣除紅利稅收政策差異(滬港通股息紅利20%、香港賬戶直投股息紅利10%)和港股建設銀行股匯率波動預期因素后,同一企業股權在不同市場的定價應是趨于相等的。不論是A、H還是其他市場,市場先生都有犯錯的時候。如果我們認為A股市場先生對銀行股定價錯誤,那H股這位先生無疑是在犯另一個更大的錯誤。只是時間久了,沒有人再懷疑這個錯誤。在前面第二部分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招行建行領先同業一個身位,是值得長期投資的標的。然而,招行過去幾年的市場表現氣勢如虹,投資價值已經大打折扣,而建行恰又處于低估狀態,同時港股建行又比A股建行折價30%,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進場時機。
投資沒有絕對的勝算,巴菲特也算踩雷無數,但港股建設銀行股并不妨礙他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人。關鍵是要有概率思維,如何減少犯錯機率,同時港股建設銀行股有賠率思維,將犯錯成本降到最低。以下的投資邏輯是這樣的:極端情境下假設建行未來五年利潤0增長,總股本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五年后港股PB仍然為0.68測算收益水平是多少。上述的極端壓力假設,就是建立在弱者思維體系下的分析,保證不存在本金永久損失風險,留足了極高的安全邊際。也就是先立于不敗之地,而后求勝。在此基礎上,如果我們再用合理的分析,假定未來建行能保持現有ROE水平,同時港股估值回歸到0.75、0.85,那么我們的收益率又是什么水平呢?三種情景下的收益測算:2018年末每股凈資產7.65元,18年每股凈利潤1元,目前價格(H股折算人民幣)5.47元。當前PB為0.715,分紅率保持30%不變。1、港股建設銀行股極端壓力情景:估值無提升、2019年利潤0增長假定2019年利潤0增長(上一次利潤下滑還是2006年),09年每股凈利潤1元,每股分紅0.3元,19年末的凈資產為7.65+1*(1-30%)=8.35新股價為:PB*新每股凈資產=0.715*8.35=5.97元(1)股息率:每股分紅/股價=0.3/5.47=5.48%(2)股價收益率:(新股價-現股價)/現股價=(5.97-5.47)/5.47=9.14%年度收益率=(1)+(2)=5.48%+9.14%=14.62%2、普通壓力情景:估值提升至0.75、港股建設銀行股保持ROE水平不變假定估值從0.715上升為0.75、2019年ROE水平同18年一樣為14%,則2019年每股凈利潤=每股凈資產*ROE=1.071元,每股分紅0.321元,19年末的每股凈資產為7.65+1.071*(1-30%)=8.40.
我認為上述測算是嚴謹甚至說是保守的,因為從影響最終結果的每股凈資產和估值兩大因素上來看:第一、在三種不同情景下,每股凈資產的增速假設分別為9.15%、9.8%、9.8%,而在過去四年,建行的每股凈資產增速分別為15.37%、8.65%、9.24%、11.52%。第二、最理想情景下,估值恢復至0.85,而過去五年港股建行估值中位值為0.88,最低值0.70,目前已經到達歷史最低位(四個月前還在0.85呢)。極端壓力情景是2019年利潤0增長。建行利潤上一次沒有實現利潤增長,是在2006年。靠著多年良好的風控積累起來的厚厚的撥備,給予其抵御經濟金融危機的能力,也允許其在周期底部釋放利潤。要知道2006年時建行撥備覆蓋率只有82%的水平,目前則是達到了208%,可比的真實撥備率更是達到了346%。
港股建行15%-20%的收益水平是可預期的,這也是一個相當合格的投資業績。最為關鍵的是,這樣的業績,是在承受微乎其微的風險的前提下實現的。這是一個難得的收益和風險不對稱的投資機會,向上高收益可期,向下低風險可承受。實際上,建行不僅僅是國內風控最好的銀行,最高的住房貸款占比、最前列的銀政平臺、最先進的金融科技……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期待。“故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孫子說的“先勝而后求戰”,就是先有了勝利的把握才尋求同敵人交戰,這其實就是安全邊際思維。而當下港股建行就是這種“先勝而后求戰”的投資吧。個人持有招商銀行和建設銀行。本文觀點代表個人觀點,用作投資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相關數據取自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