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第二輪量化寬松措施(QE2)
日期:2012-07-27 00:00:00 來源:互聯網
據港媒報道,量化寬松(quantitative easing)是指央行直接向銀行體系注入資金,以促使經濟增長的方法,而QE2 就是第二輪量寬。在金融海嘯前,主要國家中只有日本央行曾推行過,而且金融界及學者對量寬效用仍意見分歧。
量寬是指央行向銀行體系注入的資金,較用來維持官方利率于零或一個超低水平所需要的注資額更大,從而穩住金融體系和促使金融機構放款,一般是在央行無法再透過降低利率這種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后才使用。央行通常透過從銀行買入大量國債及企業債等金融資產,來執行量寬措施。
金融危機前,曾運用量寬的國家是日本。日本經濟受科網股泡沫爆破和仍然未能擺脫通縮后,日本央行于2001 年3 月在維持零利率之余,采用量寬,2006 年才結束。
現在采用量化寬松的國家有美國和英國。聯儲局至今已購入約1.7 萬億美元的按揭相關債券、國債等資產,令聯儲局資產負債表急增逾一倍,至逾2 萬億美元。
無論是日本的經驗,或聯儲局首輪量寬,大家都未能肯定量寬對振興經濟有沒有用。日本方面,大家都認同量寬對減輕通縮的影響和阻止更多銀行陷入危機有用,但對振興經濟作用卻是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