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研究:10月季節性波動不改內需平穩發展勢頭
摘要:
今年以來,經濟的季度性波動現象成為常態,即出現季初回落、季末回升的現象。無論生產、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還是新增信貸數據,除了春節因素導致1 月數據較高外,3、6、9 月數據明顯偏高,而4、7、10月數據會出現明顯回落。因此,10 月生產、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信貸數據的回落,也應在意料之中。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包括中央和地方在內的預算內公共財政支出的習慣,由于按季核算總是到了季末才發現還有很多能花的錢沒有投出去,導致季末的集中支出;二是對商業銀行的季度考核習慣,對銀行存款、貸款以及MPA 的季末考核,總是令銀行手忙腳亂,為了完成指標突擊貸款現象也是屢見不鮮的。
從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大組成看,隨著明年專項債的落實和各地大量基礎設施項目的陸續開工,以及今天資本金比例下調、可發權益金融工具籌集資本金等措施的出臺,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的繼續回升最為確定。挖掘機產量已連續大幅回升2 個月,也從側面證明這一點。只要制造業和房地產投資能保持平穩,只要基建投資發力,穩定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應問題不大。
從螺紋鋼和熱卷看,庫存的去化速度要快于往年同期水平;但從產量上看,粗鋼和鋼材的產量要高于往年同期的水平。產量增加而庫存減少,這說明螺紋鋼和熱卷的需求不弱于往年。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其下游,即基建和房地產投資、以及耐用消費品的需求也不會太差。
從季度數據看,消費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三季度的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名義和實際增速,分別比二季度上升了0.8 和0.6 個百分點。從支出法GDP 的角度看,消費仍然是GDP 增速的中流砥柱,因為最終消費支出為三季度GDP增速貢獻了3.8 個百分點,與二季度相同。實際上,現在GDP 增速下滑的壓力從支出法看,反而來自于凈出口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