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政策分析報告2019年10月:深化改革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
展望四季度及2020 年經濟形勢,經濟需求提振的邏輯能否實現,仍是經濟磨底時間長短的關鍵。我們預計PPI 同比負增長將在今年四季度探底,但轉正仍要觀察到2020 年年中之后,工業企業利潤的收縮趨勢也將會在未來3 個季度內延續。明年經濟增長的政策定位預計仍在實現不低于6%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以完成既定經濟發展目標。因此宏觀政策仍會以穩增長為首要目標,貨幣政策仍將在穩健基調下著力營造較為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以穩定經濟產出與充分就業,LPR 利率下調與年底時點的降準行動均應在預期之內。
我們預計2020 年全球增長可能存在短期改善的前景,主要有賴于各主要央行寬松貨幣政策使得信貸周期得到支撐。同時若貿易形勢有所緩和,英國與歐盟的脫歐事宜得以更加妥善的處理,相關潛在風險因素得以緩解。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驅動也是可以考慮的正面因素,預計這些經濟體的增長率將回升到4.6%左右。這種回升有部分是由于承壓經濟體(如阿根廷、伊朗和土耳其)經濟開始復蘇或衰退程度減弱,同時也歸功于2019 年增長相對于上年顯著減緩的國家(如巴西、印度、墨西哥、俄羅斯和沙特阿伯)出現復蘇。不能忽視的一點是,這種復蘇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考慮到美國、日本和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的增長在2020年存在進一步放緩的可能性。
為了完成既定的2020 年經濟總規模城鄉人均收入較2010 年翻一番的目標,保證經濟增速不低于6%還是有其現實意義。后續隨著經濟增速下行壓力持續,預計失業率將持續高于去年同期。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及經營狀況雖有所改善,但仍然面臨的結構性困境短期難以實現根本好轉,就業市場因此面臨很大不確定性。為了預防失業率隨經濟壓力而持續上升,宏觀政策堅持逆周期調節就更凸顯其必要。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正在繼續磨底,但穩增長促改革的各項舉措以及中美貿易交鋒一定程度的緩解將有利于預期改善與風險偏好提振,經濟運行與風險資產價格表現將因此預計得到一定的正面支撐,避險資產向風險資產表現修復的進程有望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