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周報:外圍擾動遠未結束通脹無礙維穩政策
就外圍環境而言,美國10 月份就業形勢依舊良好,新增非農就業人數超預期的同時時薪仍在小幅增長,這將有利于部分沖抵減稅紅利消逝對消費的負向影響,美國經濟雖擴張動力弱化,但距離衰退尚遠。歐元區方面,10 月PMI 指數在收縮區間內小幅反彈,經濟不振的現實并未改善,盡管英國硬脫歐的風險大幅下降,但即將開始的議會大選仍存不確定性,若約翰遜無法得償所愿,那么英國脫歐的鬧劇將繼續消耗英國社會的巨大精力;延伸來看,特朗普競選成功、英國脫歐公投通過等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的不斷翻涌,表明全球化持續演進的過程中各階層感受的巨大差異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撕裂,如何重構全球分工體系以及財富分配機制顯然不僅僅是單一國家能夠主導的,更進一步的全球合作不可或缺,盡管艱難但卻難有他法。
就國內環境而言,盡管財新制造業PMI 指數連續回升,同中采制造業PMI形成背離,但是考慮到前者所涵蓋樣本較少,對于工業增加值的前瞻效果弱于后者,因此不易過度解讀。物價方面,進入11 月份豬肉價格的上行力度有所緩和,然而下半年其引發的食品價格持續大幅抬升,將令2020年上半年翹尾月均值達到3.5%左右,7 月之后方會持續回落,受此影響CPI 或將在4%上方運行近8 個月。政策調控方面,因流動性保持充裕,央行繼續暫停逆回購投放,當周僅因MLF 的不完全對沖小幅回籠35 億元;本次MLF 利率的小幅下調或更多地體現了央行政策的一致性,是對此前LPR 利率下調的對應,我們一方面認為高通脹不會對貨幣政策形成過多干擾,另一方面也堅持認為,相較于下調基準利率,維持總量合理充裕和疏通信用傳導機制更為重要,且逆周期調節的主力是財政刺激而非貨幣寬松。
就高頻數據而言,下游方面,房地產成交繼續回落,食用農產品價格仍在抬升,但環比增速明顯回落。中游方面,鋼鐵價格企穩反彈,高爐開工率有所回升,但庫存去化仍未結束;水泥價格漲勢明顯,中南超預華東成為周環比漲幅最大的地區。上游方面,煤炭價格依舊不振,工業金屬中鋁價表現較好,而鉛價則繼續走低,貴金屬價格震蕩走弱,原油價格小幅反彈。
風險提示:國內外經濟下行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