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MLF利率下調點評:略超預期的落地 符合邏輯的平衡
事件:
2019年11月5日,人民銀行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4000億元,與當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為1年,中標利率為3.25%,較上期下降5個基點。
投資要點:
下調MLF利率略超市場預期
今年以來,受豬價影響,通脹持續走高,并且預計到明年初仍難以下降;理論上而言,高通脹往往因為供不應求,生產力已到上限,增加貨幣供給無法刺激生產,只會繼續推升價格,因此貨幣政策寬松受限(但這一假設并不成立,后續將會提及);
此外,前三季度央行均在季度首月進行了TMLF操作,但四季度的10月卻未操作,這進一步鞏固了高通脹下貨幣政策謹慎的市場預期。因此,此次MLF利率下調略超市場預期。
下調MLF利率的綜合考慮
第一,我國MLF利率自2018年4月以來維持不變,更多注重結構調整,而美國在此期間已經加息三次又降息三次,相當于又回到了當初的利率水平,此次MLF利率下調,可平衡我國與美國等其他國家的貨幣政策周期,且當前人民幣匯率穩定,進行貨幣政策調整時機合適;第二,近期債市走弱,企業發債融資或受影響,下調MLF利率后有望引導11月20日的LPR利率調整,繼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第三,這也在側面表明了央行比起豬肉價格引起的CPI走高,更關注核心CPI的走低,我們在此前點評中就曾提到,通脹并不指幾種商品價格上升或物價水平短期上升,而是物價水平在一段時期內持續普遍上升,當前呈現出的是短期部分品種供需失衡,而不代表整體經濟處于通脹中,核心CPI的下行意味著需求疲弱,事實上已為貨幣政策打開空間。
未來有望繼續小幅下調
未來來看,市場方面,流動性增加,社會融資成本有望下行,無論對于債市還是股市而言都是偏樂觀的消息。政策方面,根據此前央行的操作節奏,預計未來一年還將有1-2次利率下調,幅度為5-10bp。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下行;政策調控超預期;外圍環境波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