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大類日報:IMF下調歐洲GDP預期
摘要:
1. IMF 下調歐洲今年GDP 增速預期至六年新低。在剛剛公布的區域經濟展望中,IMF預計歐洲實際GDP 將從2018 年的2.3%放緩至今年的1.4%,為2013 年以來最低增速,主要是考慮到受全球貿易摩擦和制造業疲弱影響。IMF 指出,對于歐洲大部分地區來說,經濟放緩仍是由外部因素推動的。然而,一些國內需求走軟的跡象已經開始顯現,尤其是在投資方面。IMF 強調,工業和出口放緩,加上貿易和與退歐相關的不確定性,已開始影響幾個國家的固定資產投資,投資者對地緣政治的不利因素感到不安。目前來看,整個歐洲大陸的私人消費和服務業仍保持彈性,這得益于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幫助抵消了動蕩的外部環境造成的部分疲軟。
2. 泰國央行:將基準利率從1.50%下調至1.25%;由于經濟增長低于潛在水平,泰國央行實施降息;預計通脹今明兩年低于目標水平;擔心泰銖走強。
3. 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周三表示,未來利率有任何變化都將取決于經濟數據,但政策制定者應采取先發制人的措施,以保持經濟的擴張。威廉姆斯還表示,美聯儲今年三度降息,令美國經濟更能承受潛在的風險。
4. 國務院金融委召開第九次會議,強調要高度重視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金融部門要防范化解各類風險,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與建設規劃,推動各類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宏觀大類:
周三,IMF 下調歐洲GDP 預期,表明除了外需走弱之外,一些國家內需也出現下行的跡象。此外周三中國央行并未進行逆回購操作。美聯儲降息暫緩以及QE 對大類資產價格的影響有異同:共同點在于對利率、權益及經濟預期都有所抬升,不同點在于QE 利好商品,降息暫緩反之。由于商品主要受供需基本面影響,而當前經濟整體偏弱,國內通脹走高,所以我們認為大類資產的排序為股票>商品>債券,商品板塊內部為農產品>工業品>能化>貴金屬。
策略:A 股>美股,農產品>工業品,債券/黃金低配風險點:貿易摩擦風險,中美央行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