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專題:央行試探性降息 意在預期引導
事件:
11 月5 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當天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4000 億元,與當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為1 年,中標利率為3.25%,較上期下降5 個基點,當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
觀點:
基本面:10 月中采制造業PMI 在延續回落,報49.3%,前值49.8%;官方非制造業PMI 報52.8%,前值53.7%;綜合PMI 產出指數報52%(前值53.1%)。結構上:供需雙雙走弱,生產上下游價格沒有支撐,主動去庫特征明顯。
價格:豬肉價格對CPI 食品項持續拉升,9 月CPI 報3%。PPI 同比增速跌幅或進一步擴大,壓縮企業利潤。
盈利:工業企業盈利能力減弱。9 月單月規上利潤增速-5.3%(前值-2%),前三季度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速-2.1%,前8 個月為-1.7%。
就業:微觀實體向勞動力市場傳導,9 月新增城鎮就業累計增速走弱至-0.9%(前值-6.1%),從業人員指數47.3%,低于榮枯線下方,處于收縮域。
政策面:中央加大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健全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就業、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完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度;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基礎貨幣投放機制,健全基準利率和市場化利率體系。
MLF 操作: 自2016 年2 月以來,我國央行首次下調MLF 利率。此前,央行于2017 年1 月、3 月、12 月以及2018 年4 月分別上調1 年期MLF利率10BP、10BP、5BP、5BP,累計上調1 年期MLF 利率30BP.政策利率下行意在引導市場預期。
整體來看,一邊是豬價抬高CPI 臨近破3%,掣肘貨幣發力,類滯脹輿論喧囂其上,另一方面是美國年內已實現三次降息,全球央行降息環境逐步形成。我國逆周期對沖經濟下滑的需求增強,宏觀政策意欲有所作為。試探性降息雖僅5BP,但信號價值極強。
風險提示:經濟增速下行過快;監管趨嚴超預期;中美關系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