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令”出臺 19年藍天保衛戰繼續升級
港口煤價小幅下跌。截至10 月16 日,港口方面,秦皇島港山西產動力末煤(Q5500)平倉價574.0 元/噸,較上周下跌5.0 元/噸。動力煤價格指數(RMB):CCI 5500(含稅) 579.0 元/噸,較上周下跌5.0 元/噸。產地方面,山西大同南郊弱粘煤418.0 元/噸,較上周上漲2.0 元/噸;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大塊精煤428.0 元/噸,較上周下跌4.0 元/噸。國際煤價,紐卡斯爾港動力煤現貨價68.38 美元/噸,較上周上漲0.82 美元/噸。截止10 月16 日動力煤主力合約期貨貼水17.0 元/噸。
六大電日耗高位運行。本周沿海六大電日耗均值為62.4 萬噸,較上周的63.4 萬噸下降1.0 萬噸,降幅1.6%,較18 年同期的51.7 萬噸增加10.7 萬噸,增幅20.7%;10 月17 日六大電日耗為59.2 萬噸,周環比下降4.5 萬噸,降幅7.1%,同比增加7.2 萬噸,增幅13.8%,可用天數為27.2 天,較上周同期增加2.2 天,較去年同期下降2.7 天。
9 月原煤產量同比增加4.4%,進口煤限制不及預期,港口煤炭庫存小幅增加。9 月份,全國原煤產量32414 萬噸,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月收窄0.6 個百分點;環比增加812 萬噸,增長2.57%。2019 年9 月份我國煤及褐煤進口量為3028.8 噸,同比增加20.49%,1-9 月為25057.3 噸,同比增加9.5%。本周國內重要港口(秦皇島、曹妃甸、國投京唐港)庫存小幅增加,周內庫存水平均值1365.7 萬噸,較上周的1311.3 萬噸增加54.3 萬噸,增幅4.1%;下游電廠庫存方面,本周六大電廠煤炭庫存均值1594.8 萬噸,較上周增加4.7 萬噸,增幅0.3%,較18 年同期增加51.9 萬噸,增幅3.4%;截至10 月16 日秦皇島港港口吞吐量周環比增加13.6 萬噸至56.8 萬噸。
焦炭焦煤板塊:焦炭方面,目前,鋼焦博弈加劇,市場暫時觀望。截止10 月15 日,山西呂梁準一級冶金焦指數1670 元/噸,周環比下跌30 元/噸,月環比下跌30 元/噸;河北唐山準一級冶金焦指數1910 元/噸,周環比持平,月環比持平。焦煤方面,煉焦煤:低硫主焦再次跌價,個別原煤價格回升。截止10 月15 日,CCI 山西低硫指數1468 元/噸,周環比下跌31 元/噸,月環比下跌69 元/噸;CCI 山西高硫指數1096 元/噸,周環比下跌5 元/噸,月環比下跌28 元/噸。
10 月16 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方案》主要內容包括:1)煤炭行業: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2019 年10 月底前,“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524 萬戶(同比增加162 萬戶);2)鋼鐵行業:2019 年12 月底前,天津市關停榮程鋼鐵588 立方米高爐1 臺,河北省壓減退出鋼鐵產能1400 萬噸,山西省壓減鋼鐵產能175 萬噸,河北省加快壓減1000 立方米以下煉鋼用生鐵高爐和100 噸以下轉爐;3)焦化行業:《方案》提出的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涉及焦炭產能2331 萬噸,其中,山西、山東關停淘汰焦炭產能合計2031 萬噸,占比86%。我們認為,今年“停產令”摒棄了強制性錯峰生產、大范圍停工停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措施,嚴格按照評級程序,首次確定A、B、C 分級企業,實施動態管理。今年“停產令”較去年嚴格很多,宜煤則煤等措施符合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最高能源戰略會議精神,重點關注冬季電煤補庫進度及煤焦鋼產業鏈實際限產力度。行業方面,主產地產能釋放力度有所增加,進口煤限制力度不及預期,需求端傳導下行壓力較大,港口庫存累積,煤炭市場整體弱穩。具體來看,一方面,9 月份我國進口煤3028.8 噸,同比增加20.49%,限制進口煤不及預期,進口煤份額雖大幅減少,但限制力度并未嚴格實施,對內貿煤形成一定的沖擊,此外,大慶結束后,主產地煤炭產量有所恢復,大秦線檢修完畢,煤運通道限制解除,疊加下游需求不振,直接導致港口庫存累積;另一方面,進入四季度,年底煤電定價談判進入預熱期,在電價改革的大背景下,電企壓價意愿較為強烈,動力煤主力合約連續下跌,市場看空情緒濃厚。整體來看,短期內冬季補庫效應不明顯,行業淡季,煤炭市場承壓運行。動力煤繼續推薦估值優勢明顯,安全邊際較高且具有成長性的兗州煤業(H、A),資源稟賦優異,內生增長空間較大的陜西煤業,和業績穩健、現金流充沛的中國神華(H、A)三大核心標的。
煉焦煤積極關注西山煤電(國改預期)、淮北礦業、平煤股份等以及煤炭供應鏈管理與金融公司瑞茂通。
風險因素:安全生產事故,下游用能用電部繼續較大規模限產,宏觀經濟大幅失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