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消費類中藥上市公司龍頭股票有哪些啊,2022偏消費類中藥概念股票一覽
日期:2022-08-26 20:39:54 來源:互聯網
核心要點:
上周中藥龍頭股Ⅱ下跌2.08%,受政策對情緒面的影響,醫藥板塊整體回調上周醫藥生物報收8889.82 點,下跌3.31%;中藥Ⅱ報收6622.68 點,下跌2.08%;化學制藥報收9968.58 點,下跌3.02%;生物制品報收9164.23 點,下跌4.85%;醫藥商業報收5687.13 點,上漲0.74%;醫療器械報收7739.41點,下跌2.64%;醫療服務報收8947.08 點,下跌4.93%。受種植牙、浙江省第三批藥品集采等政策影響,醫藥板塊呈現出回調態勢。
從公司表現來看,表現居前的公司有:ST 目藥、華潤三九、通化金馬、千金藥業、桂林三金;表現靠后的公司有:*ST 輔仁概念股、西藏藥業、太極集團、昆藥集團、華森制藥。
中藥PE(ttm)環比下降0.38 倍,PB(lf)環比下降0.06 倍上周中藥板塊PE 為18.99 倍,近一年PE 最大值為38.81,最小值為18.58;當前PB 為2.48 倍,近一年PB 最大值為3.56,最小值為2.43。中藥板塊PE環比下降0.38 倍,PB 環比下降0.06 倍。中藥行業估值仍處于近三年以來低位水平。中藥板塊相對滬深300 估值溢價率為57.84%。
近四成中藥企業公布半年報,偏消費類中藥表現較好目前中藥上市公司已有27 家公布2022 年中報,其中實現營收正增長的公司由21 家,占比77.8%;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正增長的公司17 家,占比接近63%。各細分子行業中,從正增長家數占比看,中藥行業表現居前。從增速分布情況看,中藥行業高增速的公司占比相對較小。營收增速超過50%的公司占比約3.7%,增速在20%-50%的公司占比約3.7%,增速在10%-20%的公司占比約26%,增速在0%-10%的公司占比44%;歸母扣非凈利潤增速超過50%的公司占比約11%,增速在20%-50%的公司占比約19%,增速在10%-20%的公司占比約15%,增速在0%-10%的公司占比19%。偏消費類中藥龍頭股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
中長期繼續關注三大主線
中長期,我們仍然認為“政策+醫藥消費剛性+業績穩增+估值優勢”共同構建出中藥行業的投資機會。我們維持行業“增持”評級,圍繞中藥行業相關政策,尋找中藥行業投資機會,建議關注三大主線。
主線一:傳承創新線,關注中藥創新、品牌中藥及中藥配方顆粒。政策對于中醫藥行業的支持涵蓋中醫藥全產業鏈,涉及上游中藥材種植、中醫藥服務體系、人才建設、傳承創新、開放發展、醫保支付、審評審批等多個方面,中藥行業迎來政策紅利期。中藥創新、品牌中藥及中藥配方顆粒是受益相對較大的細分領域。
主線二:政策避風港線,關注偏消費、OTC 終端拓展。中成藥集采相對溫和,獨家品種表現較好。在集采大背景之下,OTC 終端的拓展可以助力中藥企業平滑醫院端集采帶來的降價影響,偏消費類中藥是集采政策避風港。
主線三:關注新冠預防治療相關中藥標的。國家對中醫藥的支持以及國家、WHO 對中醫藥在預防及治療新冠中積極作用的肯定,進一步凸顯了中醫藥在公共衛生事件中的重要地位。鑒于新冠疫情的常態化,我們建議關注與新冠預防治療相關的中藥產品及生產企業。
風險提示
(1)行業政策趨嚴;
(2)行業及上市公司業績波動風險。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概念股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