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機器人概念股票有哪些?最新日本機器人龍頭股上市公司一日本覽表
日期:2022-06-27 14:53:42 來源:互聯網
制造業概念股復蘇前兆明顯,國產工業機器人進口替代確定性強
參考海外:2020 年疫情以來,機器人下游需求旺盛,以發那科、安川電機、ABB、庫卡為代表的機器人企業營收和營業利潤均創新高。我們認為海外機器人下游需求旺盛主要有三個原因:1、疫情期間下游企業受影響無法正常開工,復工之后又因勞動力短缺及工資成本上升導致用人成本大幅上漲,企業開始謀求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生產設備。2、疫情凸顯無人接觸的重要性,下游行業對自動化設備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出現飛躍式的提高,促進了自動化滲透到更多的應用場景和工藝。3、受疫情影響中斷或阻滯的供應鏈和產能在正常復工后迎來回補。而且疫情后政府均會出臺相應的產業支持政策,“機器換人”的性價比不斷提升。尤其是2022 年第一季度,北美地區售出超過 1.15 萬臺機器人龍頭股,總價值約為 6.46 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 28% 和 43%,日本機器人訂單額、生產額、總出貨額分別為124.06、107.07、108.86 億元,相較于2021 年Q4 環比增長11%、2%、2%。
對照國內:隨著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及后續穩增長政策的落地,全面復工復產為我國工業機器人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們認為這一輪國產替代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國產工業機器人上游零部件以及工業機器人中游本體。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制造業的整體復蘇,機器人自動化需求較為旺盛;二是新能源汽車、鋰電、光伏等高景氣下游的擴產拉動。復盤國內機器人市場發展歷史,2011 年以前,中國市場由外資巨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國產機器人基本沒有產業化,主要是給外資做代理或者系統集成,處于價值鏈的最低環節,但從2020 年開始,國產機器人不斷追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機器人市場,全球機器人產業鏈加速向大陸轉移,外資品牌地位動搖,二線品牌彼此整合。從高景氣下游需求端來看,鋰電、光伏等高增長領域處于產能強擴張期,同時疊加疫情導致海外公司發貨困難,在主要外資難以應對的情況下,國產替代加速滲透;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占比總計超過40%的外資“四大家族”總部和重要工廠均在上海,受疫情沖擊較大。國內機器人本土化供應完善,國產機器人產業鏈積極調整,及時填補新能源車、鋰電、光伏等高增長下游擴產帶來的需求空缺。由于外資占優勢的產品是大負載重型六軸機器人,本輪國產替代也以重型機器人為主,同時有望帶來量價齊升。
受益板塊:工業機器人
具有機器人研發實力的國產龍頭埃斯頓、匯川技術、埃夫特,機器人龍頭股核心部件龍頭綠的諧波、雙環傳動、中大力德、秦川機床、禾川科技以及機器人下游應用廠商克來機電、巨一科技、先惠技術、瀚川智能、派斯林有望受益。
新股上市:奧比中光初步詢價時間為2022 年6 月23 日,首發40001000 股。
風險提示:疫情持續蔓延,復工復產龍頭股進度不及預期,進口替代進程不及預期。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