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中遠期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世界已慢慢變成地球村,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上的現貨中遠期電子交易走上新經濟的舞臺。現貨中遠期電子交易(也稱為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或現貨倉單交易)是以現貨倉單為交易的標的物,采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的集中競價買賣,統一撮合成交,統一結算付款,價格行情實時顯示的交易方式。其本質就是現貨商品的電子商務。《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對大宗商品做了明確的規定: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用于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
現貨中遠期交易市場由于交易的是標準化的電子交易合同,貨物質量有保證;電子交易,沒有了地域的限制;保證金交易,投入資金少,普通投資者可方便介入,從而獲取經濟利益。
“現貨中遠期交易”--- 是指交易商在部分合同內容已經約定的情況下,買賣雙方各自出價、由電腦系統撮合配對的交易。中遠期交易模式下簽訂的電子交易合同允許轉讓。
中遠期交易:是指交易商對交易所指定的交現貨商品,通過電子交易系統進行現貨中遠期合約交易的交易方式。中遠期現貨合約交易之交易雙方的交易指令根據“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撮合配對成交的買賣行為。
現貨中遠期市場仍然是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社會認同感。現貨中遠期市場可選市場多,投資相對風險小,中小資金同樣實現投資。在國家整頓中遠期市場的情況下,在資金監管、現貨交收、規則制定上把好關,完全能把此類市場投資功能和服務現貨功能發揮出來。
通過調研,目前業內人士都已經認識到,它在某些品種上雖然彌補了期貨市場的空白和功能的不足,但這個市場的生命力和出路卻在于它和現貨市場緊密關聯,如果物流系統配的上,大幅提高交割率,甚至在相當程度上取代現貨市場。因此與其稱之為“變相期貨”,不如說它是“變相現貨”。 大宗商品現貨中遠期交易與期貨交易的界定、電子盤交易的市場化特征、大宗商品中遠期現貨市場的監管趨勢及未來演繹等多方面進行了探討。實現大宗商品流通環節的集成高效管理,對現貨商品交易市場進行改造與提升,實現了現貨市場與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相互促進發展的市場格局,代表著國內現貨商品交易市場發展的方向。
全國200多家擁有電子盤交易業務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完全依托現貨市場交易份額來開展中遠期現貨業務的沒有幾家。”菜交所總裁姬海榮說。按照《中遠期交易市場整頓規范工作指導意見》(下稱“國六條”)和國家工商總局232號文要求,菜交所下一步計劃將自身打造成為全國首家完全達到期現貨無縫隙、無風險融合要求的專業商品交易所。通過這一融合路徑,姬海榮也期望國內“毛病百出、丑態百出”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能夠脫胎換骨,真正讓中遠期現貨回歸到現貨市場去
現貨中遠期交易,交易的標的物是倉單。倉單是貨物所有人將貨物運抵定點倉庫后,由市場向貨物所有人開據的代表商品所有權的一種憑證,可通過互聯網進入現貨交易市場交易系統進行交易。在市場內自由轉讓、買賣,也可以進行現貨實物交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