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炒新“限購” 謹防接到最后一棒
猛獅科技(002684)的第五個漲停無疑再次激發了新股的做多激情,15個交易股價翻番看起來誘人,但是也令人稍稍感到“高處不勝寒”。5月25日“IPO新政”后上市的新股多數在創新高,瘋狂背后隱藏的危機也正在積累。
“我猜中了開始,沒有猜中結局,猜中了個股,并沒有猜中全部。”浙江某私募人士昨日向記者說道,首日破發的猛獅科技可以預見其股價會走強,但是沒想到會這么強,新股首日暴漲被遏制了,再加上市場普遍預計上市新股不會在這么快就業績變臉,這都是背后資金推遲炒作的緣由。
新股炒作被推遲
浙江美大(002677)等首批新股在首嘗“無限售期”新政之后,截止到昨日,中小板共迎來了12只新成員,創業板則也是添加了12只新丁。創業板中這12只新股昨日創出新高的有8只,碩貝德(300322)、凱利泰(300326)、華虹計通(300330)、天壕節能(300332)、兆日科技(300333)近段時間的上漲幅度較大,蘇大維格(300331)則是出現了“三連板”。在中小板中,也有5只新股在昨日創出新高,其他不少新股也是從低點絕地反彈而出現大漲。
“在首日新股爆炒被遏制的情形下,新股炒作的時間節點被推遲。”中郵證券策略分析師程毅敏表示,臨時停牌制度與機構無限售期等新股發行新政策有效遏制了新股首日的爆炒,另外一個方面IPO新政又令新股發行估值降到歷史低點,市場5月份之后的走勢更讓發行PE大幅下降,這些因素導致近來新股連續爆炒的現象。
證監會一位負責人近日表示,自《關于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發布以來,共有27家公司完成上市,其中12家公司發行市盈率低于行業平均市盈率,15家高于行業市盈率。在15家高于行業平均市盈率的企業中,有5家市盈率超過行業平均市盈率在10%以內,有10家市盈率超過行業平均市盈率在10%至25%之間,首日集中炒作現象有所改善,投資者投資決策進一步理性。另據統計,7月新發的7只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僅24.7倍,再創新低。
私募賬戶“限購”
上述接受采訪的私募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們的賬戶無法大批量購買新股,深交所對于我們給予了指導,同一個賬戶買入一只新股的最高金額上限是300萬元,一旦越線就視為違規,我們能夠體諒管理層的用意,不要去助推這些品種的炒作,這也使公司的資產避免了風險,我們也建議普通投資者不要去冒險參與。”
相對于上述私募經理的客觀與理性,龍虎榜交易席位則顯露出一批游資的狂躁。連續三日漲停的蘇大維格,機構出現了一致瘋狂甩賣,5大賣出席位上有4家是機構席位,累計賣出金額近5000萬元。而買入席位前5名中,國信證券廈門湖濱北路營業部與興業證券(601377)廈門湖濱南路營業部同時接貨。昨日漲停的中穎電子(300327)買入席位前兩名均為浙江游資的面孔。
對此,方正證券(601901)資深投資顧問潘益兵則向記者表示:“仿佛去年爆炒鐵漢生態(300197)的情形再次出現,凡是在市場底部發出的新股,只要市盈率更低,概念題材夠新,都能夠得到炒作,但是回頭想想有幾個投資者能夠把握得住,那些敏感的游資都是在玩擊鼓傳花的游戲,所以沒有下足功夫不要去冒風險炒新,分外妖嬈的背后總是隱藏著殺機,不要成為去接最后一棒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