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計算權證的行權成本
日期:2012-07-27 00:00:00 來源:互聯網
本專欄之前曾多次提及,行權比例對權證行權成本有較直接的影響,然而,對于如何計算行權比例不為1的權證的行權成本,不少投資者仍未完全掌握,比如,行權比例為1:1.209的鋼釩權證就給部分投資者帶來一點小困擾。
鋼釩權證11月28日開始進入行權期,11月27日有投資者關注到鋼釩權證仍處于輕度負溢價,因此考慮是否值得買入權證行權做短線套利。如何計算權證的行權總成本呢?攀鋼鋼釩(000629,股吧)提示行權的公告中明確指出,“鋼釩GFC1認股權證的行權價格為3.266元/股,經除權除息調整后的行權比例為1:1.209”,但有投資者沒看清楚后面的解釋,就理解成每份鋼釩權證的持有人只需付出3.226元的價格,即可獲得1.209份攀鋼鋼釩。11月27日當天鋼釩GFC1與攀鋼鋼釩收盤價分別為6.685元和8.9元,按照以上投資者的思路推算,以此收盤價計算出來的每股攀鋼鋼釩行權成本僅為8.23元[=(6.685+3.266)/1.209],對比當天的收盤價格,套利空間達到7.5%。而事實是,按照當天的收盤價,負溢價套利的空間只有不到2%。事實上,“行權比例為1:1.209”,是指每持有一份鋼釩權證,有權在行權期內買入1.209股攀鋼鋼釩,每股的價格為3.266元。按照上述11月27日的收盤價格計算,行權獲得每股攀鋼鋼釩的成本應為8.79元(=6.685/1.209+3.266),因此未考慮費用的套利空間只有1.2%。以上投資者犯的錯誤在于誤解了行權比例的含義,負溢價套利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實屬惋惜。此外,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如果行權比例不為1,可能在行權中會產生零碎股的問題,即出現通過行權比例計算獲得的正股股數不為整數的情況,投資者應在計劃參與行權之前,關注公司公布的關于零碎股的處理辦法,比如這次攀鋼鋼釩公告中就明確表示,按照行權比例計算的標的證券不足一股部分予以舍棄。這些行權的細節都會影響到投資者最終的行權收益。
其實,權證板塊中行權比例不為1的權證不在少數,而正股除權除息也會出現行權價格和行權比例的調整,投資者宜特別關注相關的信息,比如中遠CWB1,初始行權價格和行權比例分別為40.38元和2:1,而正股除權除息后,現在的行權價格是19.62元,行權比例為1:1.01,即每份權證可行權獲得1.01股正股。假設投資者是以11月28日的收盤價5.767元買入1000份中遠CWB1,并打算持有到期行權,那么1000份中遠CWB1可行權獲得1010份中遠航運股票,而行權獲得的每股中遠航運(600428,股吧)的成本為25.33元[=(5.767/1.01+19.62)]。
投資成功的前提是要清楚成本與收益,而要想在權證上捕捉更多機會,顯然不能忽視權證條款對投資效果的影響,因此,建議投資者宜多熟悉權證指標的計算,切勿再出現這些不必要的操作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