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競爭優勢
- 軟件類別: 金融書籍
- 授權方式: 免費版
- 軟件評級: ★★★★★
- 軟件語言: 簡體中文
- 軟件大小: 43848KB
- 解壓密碼: www.waiben.cn
經過了11次印刷和翻譯成12種語言版本之后,邁克爾•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完全改變了我們原來對財富在現代全球經濟中是如何形成和保持的觀念。波特對于國際競爭力創始性的研究影響了世界各國的國家政策,它也改變了各州、各城市、各企業,甚至像中美洲這樣的地區的思想和行為。
基于10個主要發達國家的研究,《國家競爭優勢》根據企業憑以競爭的生產率,第一次給出了理論解釋。諸如自然資源和勞動力之類的傳統比較優勢, 波特解釋了它們作為財富的源泉是如何被替代的,以及對于競爭力泛泛的宏觀經濟解釋是不充分的。本書介紹了波特的“鉆石”模型——一種理解國家或地區全球競爭地位的全新方法,現在已經成為國際商業思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波特的“集群”觀點或相互聯系的企業、供應商、相關產業和特定地區的組織機構組成的群體,已經成為企業和政府思考經濟、評估地區的競爭優勢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種新方式。
在本書出版之前,波特的理論已經指導了新西蘭和其他地方國家競爭力的重新評估。他的觀點和親身參與研究形成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戰略,如荷蘭、葡萄牙、哥斯達黎加和印度等國家以及中國臺灣美國的麻薩諸塞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巴斯克縣等地區。上百種集群戰略已經在全球遍地開花了。在激烈的全球競爭時代,這本開拓性的關于國家新財富的書已經成為衡量未來所有工作必需的標準。
作者簡介
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和國際競爭力領域的國際權威之一,哈佛商學院商業管理學院的教授。1983年,他被任命為里根總統的產業競爭委員會委員,開始引發美國的競爭力討論。他曾為各州首腦、州長、市長和世界各國的CEO們作過咨詢,并曾獲得威爾斯經濟學獎、亞當•斯密獎、三項邁肯錫獎,以及斯德哥爾摩和其他6個大學的榮譽博士學業位。波特教授有14本著作,其中包括:《競爭戰略》、《競爭優勢》和《競爭戰略案例》,所有著作均由自由出版社出版。波特教授現住在麻薩諸塞州的布魯克林。
目錄
再版介紹
自序
第一章 新典范時代
相矛盾的解釋觀點
先問正確的問題
傳統的產業成功理論
渴求一個新典范
為什么他們能,我們不能
跨國探索競爭優勢
廣義的競爭優勢
第一篇 理論篇
第二章 邁向優勢國家之路
從競爭戰略談起
全球競爭
國家環境推波助瀾
第三章 鉆石體系的四大要素
鉆石體系打造國家優勢
生產要素——互通有無的根本
細分資源類別
相關與支持性產業——體戚與共的優勢網絡
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最后的三角習題
機會角色——可遇不可求
政府角色——干預與放任的平衡
解剖“關鍵要素”
第四章 競爭力的啟動
鉆石體系內的關系線
組成動態系統
產業的集群現象
因地緣而集中
競爭型產業的誕生與成長
縱觀“鉆石體系”
第二篇 產業篇
第五章 案全分析
案例一:德國印刷機
案例二:美國的醫療檢測儀器
案例三:意大利的瓷磚產業
案例四:日本的工業機器人
第六章 服務業的崛起
服務業抬頭
處處都是服務的好地方
服務與制造,唇齒相依
服務業大戰來勢洶洶
第三篇 國家篇
第七章 戰后的贏家
美國:戰后居主導地位
瑞士:穩如泰山的國家
瑞典:資源、機會與選擇
德國:百折不撓浴火重生
第八章 70至80年代的新興國家
日本的崛起
異軍突起的意大利
新興的韓國
第九章 衰落的大國
英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
美國:亂流四起
第十章 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
……
第四篇 應用篇
第十一章 企業戰略
第十二章 政府政策
第十三章 國家行動指南
結語——樂觀其成
附錄I——界定產業集群的方法
附錄II——各國貿易類型的補充數據
注釋
參考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