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對苯二甲酸
PTA又稱精對苯二甲酸,是化纖的上游產品,是生產滌綸短纖的主要原料,化纖則是紡織業的重要原料,價格經常受到石油價格波動影響,而中國紡織業也常常受制于此。精對苯二甲酸(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PTA)是生產聚酯(PET)切片的原料,以聚酯切片為原料的滌綸纖維在目前化學纖維中使用量最大。PTA還應用于容器、包裝材料、薄膜產品等領域。精對苯二甲酸(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PTA)是生產聚酯(PET)切片的原料,以聚酯切片為原料的滌綸纖維在目前化學纖維中使用量最大。PTA還應用于容器、包裝材料、薄膜產品等領域。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PTA消費國,缺口很大,需大量進口。
精對苯二甲酸產品性能特性:產品性能 本品為白色晶體或粉末,低毒,可燃。若與空氣混合,在一定的限度內遇火即燃燒甚至發生爆炸。它的自燃點680℃,燃點384~421℃,升華熱98.4kJ/mol,燃燒熱3225.9kJ/mol,密度1.55g/cm3。溶于堿溶液,微溶于熱乙醇,不溶于水、乙醚、冰醋酸及氯仿。
精對苯二甲酸生產方法流程:生產方法 以對二甲苯為原料,液相氧化生成粗對苯二甲酸,再經加氫精制,結晶,分離,干燥,得到精對苯二甲酸。精對苯二甲酸為石油的下端產品。石油經過一定的工藝過程生產出石腦油(別名輕汽油),從石腦油中提煉出MX(混二甲苯),再提煉出PX(對二甲苯)。精對苯二甲酸以PX(配方占65%-67%)為原料,以醋酸為溶劑,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經空氣氧化(氧氣占35%-33%),生成粗對苯二甲酸。然后對粗對苯二甲酸進行加氫精制,去除雜質,再經結晶、分離、干燥、制得精對苯二酸產品,即精對苯二甲酸成品。
精對苯二甲酸是重要的大宗有機原料之一,廣泛用于與化學纖維、輕工、電子、建筑等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同時,精對苯二甲酸的應用又比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于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聚酯,PET)。生產1噸PET需要0.85-0.86噸的精對苯二甲酸和0.33-0.34噸的MEG(乙二醇)。聚酯包括纖維切片、聚酯纖維、瓶用切片和薄膜切片。國內市場中,有75%的精對苯二甲酸用于生產聚酯纖維;20%用于生產瓶級聚酯,主要應用于各種飲料尤其是碳酸飲料的包裝;5%用于膜級聚酯,主要應用于包裝材料、膠片和磁帶。可見,精對苯二甲酸的下游延伸產品主要是聚酯纖維。
聚酯纖維,俗稱滌綸。在化纖中屬于合成纖維。合成纖維制造業是化纖行業中規模最大、分支最多的子行業,除了滌綸外,其產品還包括腈綸、錦綸、氨綸等。2005年中國化纖產量1629萬噸,占世界總產量4400萬噸的37%。合成纖維產量占化纖總量的92%,而滌綸纖維占合成纖維的85%。滌綸分長絲和短纖,長絲約占62%,短纖約占38%。長絲和短纖的生產方法有兩種:一是PTA和MEG生產出切片、用切片融解后噴絲而成;一種是精對苯二甲酸和MEG在生產過程中不生產切片,而是直接噴絲而成。
滌綸可用于制作特種材料如防彈衣、安全帶、輪胎簾子線,漁網、繩索,濾布及緣絕材料等等。但其主要用途是作為紡織原料的一種。國內紡織品原料中,棉花和化纖占總量的90%。我國化纖產量位列世界第一,2005年化纖產量占我國紡織工業纖維加工總量的2690萬噸的61%。化纖中滌綸占化纖總量的近80%。因此,滌綸是紡織行業的主要原料。滌綸長絲供紡織企業用來生產化纖布,滌綸短纖一般與棉花混紡。棉紗一般占紡織原料的60%,滌綸占30-35%,不過,二者用量因價格變化而替代。簡單地說,精對苯二甲酸的原料是PX,源頭是石油。滌綸用精對苯二甲酸占總量的75%,而化纖中78%為滌綸。這就是“化纖原料PTA”說法的由來。
- 璺�閻т粙鍘鍌氬悍閼诧繝绶虫径锟� 2018-02-01
- 璺�閺夊啴鍣搁懖鈩冩箒閸濐亙绨洪懖锛勩偍 2018-01-26
- 璺�閻т粙鈹堥懖锛勩偍閺堝鎽㈡禍锟� 2018-01-26
- 璺�濮樺瓨鍋块弶鍨健閺堝鎽㈡禍娑滃亗缁侊拷 2018-01-26
- 璺�娴滄垼顓哥粻妤侇洤韫囦絻鍋傛稉鈧憴锟� 2018-01-26
- 璺�閸愭稑浼愰弶鍨健閼诧紕銈ㄩ張澶婃憿娴滐拷 201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