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對象
交易對象一般指交易過程中的被動方,比如說股市的交易對象為某支股票等,期市的交易對象一般為上市品種的某個合約。正 電子商務系統的分類與代碼僅解決了系統中信息的組織與構架問題,還只是商務信息的外部問題,尚未涉及對交易對象本身的描述和數據質量等關鍵性問題。以往,開發商在系統硬件、網絡環境和軟件開發完成后,對客戶的數據質量往往十分寬容,認為只要“倒到庫里”就能玩得轉了。 其實此時,商務信息化的工作才開始。對電子商務系統而言,衡量內部交易與管理對象的信息質量有一系列標準,主要集中在以下核心問題上: 1)系統中交易對象名稱是否能準確、無歧義、唯一地代表該物品? 2)該物品是如何定義和描述的,它對于向客戶正確地傳達物品信息。
按照金融產品的交易對象為依據,可以把金融市場劃分為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
(1)交易對象-貨幣市場。貨幣市場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內的金融資產為交易標的物的短期金融市場。該市場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以便隨時轉換成可以流通的貨幣。它的存在,一方面滿足借款者的短期資金需求,另一方面也為暫時閑置的資金找到了出路。在美國金融史上,早期的貨幣市場概念狹義地指對證券經紀商和交易商進行通知放款的市場。后來,交易對象-貨幣市場的概念又廣義地包含了短期資金市場,F在,貨幣市場一般指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承兌匯票、可轉讓定期存單、回購協議等短期信用工具買賣的市場。許多國家將銀行短期信用工具也歸入貨幣市場的業務范圍。其中拆借市場和票據市場是最重要的兩個市場。拆借市場是金融機構間進行短期資金融通的市場,主要為各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彌補短期流動資金不足、降低資金閑置提供一個渠道。票據市場是以各種票據為媒體進行資金融通的市場,按照票據的種類,可以分為商業票據市場、銀行承兌票據市場和大額可轉讓存單市場。
(2)交易對象-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資產交易的市場。交易對象-資本市場包括兩部分:一是銀行中長期存貸款市場,另一個是有價證券市場。但是由于在世界各國的長期資本市場中,證券市場是最為重要的市場,而且從長期來看,融資證券化是一種趨勢,所以交易對象-資本市場主要是指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交易對象-資本市場的主要作用是為企業創建、擴充設備等長期項目以及政府籌集長期資金用于公用事業投資和保持財政收支平衡。由于它的期限比較長、金融工具的流動性比較低,因此該市場的風險相對較大。
(3)交易對象-外匯市場。外匯市場是專門進行外匯買賣的場所,從事各種外幣或以外幣計價的票據及有價證券的交易。交易對象-外匯市場按其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外匯市場是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包括同一市場各銀行間的交易、中央銀行和外匯銀行間以及各國中央銀行間的外匯交易活動,也被稱為批發外匯市場(Wholesale Market);廣義的外匯市場是指由各國中央銀行、外匯銀行、外匯經紀人及客戶組成的外匯買賣、經營活動的總和,包括批發市場和銀行同企業、個人間交易對象-外匯買賣的零售市場(Retail Market)。交易對象-外匯市場是國際間資金的調撥劃轉、國際間債權債務的清償、國際間資本流動以及跨國資金借貸融通的重要載體。通過交易對象-外匯市場,購買力的國際轉移得以實現,為國際經濟交易提供了資金融通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