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理論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投資組合理論指的是馬柯維茨投資組合理論;而廣義的投資組合理論除了經典的投資組合理論以及該理論的各種替代投資組合理論外,還包括由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證券市場有效理論構成的資本市場理論。同時,由于傳統的EMH不能解釋市場異常現象,在投資組合理論又受到行為金融理論的挑戰。
投資組合(Portfolio):由投資人或金融機構所持有的股票、債券、衍生金融產品等組成的集合。投資組合的目的在于分散風險。基金投資組合的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在股票、債券和現金等各類資產之間的組合,即如何在不同的資產當中進行比例分配;第二個層次是債券的組合與股票的組合,即在同一個資產等級中選擇哪幾個品種的債券和哪幾個品種的股票以及各自的權重是多少。投資者把資金按一定比例分別投資于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或同一種類有價證券的多個品種上,這種分散的投資方式就是投資組合。通過投資組合可以分散風險,即“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是證券投資基金成立的意義之一。
一個投資組合是由組成的各證券及其權重所確定。因此,投資組合的期望回報率是其成分證券期望回報率的加權平均。除了確定期望回報率外,估計出投資組合相應的風險也是很重要的。投資組合的風險是由其回報率的標準方差來定義的。這些統計量是描述回報率圍繞其平均值變化的程度,如果變化劇烈則表明回報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即風險較大。
從投資組合方差的數學展開式中可以看到投資組合的方差與各成分證券的方差、權重以及成分證券間的協方差有關,而協方差與任意兩證券的相關系數成正比。相關系數越小,其協方差就越小,投資組合的總體風險也就越小。因此,選擇不相關的證券應是構建投資組合的目標。另外,由投資組合方差的數學展開式可以得出:增加證券可以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基于回避風險的假設,馬考維茨建立了一個投資組合的分析模型,其要點為:(1)投資組合的兩個相關特征是期望回報率及其方差。(2)投資將選擇在給定風險水平下期望回報率最大的投資組合,或在給定期望回報率水平下風險最低的投資組合。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主要由投資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APT模型、有效市場理論以及行為金融理論等部分組成。它們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過去主要依賴基本分析的傳統投資管理實踐,使現代投資管理日益朝著系統化、科學化、組合化的方向發展。1952年3月,美國經濟學哈里·馬考威茨發表了《證券組合選擇》的論文,作為現代證券組合管理理論的開端。馬考威茨對風險和收益進行了量化,建立的是均值方差模型,提出了確定最佳資產組合的基本模型。由于這一方法要求計算所有資產的協方差矩陣,嚴重制約了其在實踐中的應用。
1963年,威廉·夏普提出了可以對協方差矩陣加以簡化估計的單因素模型,極大地推動了投資組合理論的實際應用。20世紀60年代,夏普、林特和莫森分別于1964、1965和1966年提出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該模型不僅提供了評價收益一風險相互轉換特征的可運作框架,也為投資組合分析、基金績效評價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1976年,針對CAPM模型所存在的不可檢驗性的缺陷,羅斯提出了一種替代性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即APT模型。該模型直接導致了多指數投資組合分析方法在投資實踐上的廣泛應用。